新唐釋出保守展望 法說後股價重挫逾6%

IC設計廠新唐(4919)於5日法說會釋出下半年展望,董事長蘇源茂坦言,第2季在新臺幣升值與中國大陸市場價格競爭夾擊下,毛利率與產品組合受壓,整體營運「不如預期」。他表示,下半年將加快新產品導入與量產節奏,並透過成本優化提升競爭力,應對BMIC業務所面臨的中系廠激烈競爭。6日股價重挫,終場收在60.9元,大跌6.6%,市值單日蒸發約18億元。

在市場策略方面,公司持續看好車用與能源應用等長線成長動能。日本社長吳孟奇指出,雖短期全球車市仍處庫存調整期,但汽車電子化與電動車滲透率持續上升,帶動人機介面(HMI)、駕駛監控(DMS)與電池管理(BMS)等應用需求成長。他表示:「Automotive還是持續增長的一個市場。」

吳孟奇進一步指出,中國大陸車市競爭已擴散至全球,「這個競爭已經不再只是在中國市場內,已經被帶到全球」,促使全球 OEM 加快產品更新、導入更多具性價比與附加功能的新車型。新唐將持續深耕 in-cabin 與 powertrain 應用,聚焦HMI、TOF感測、MCU、BMIC、PMIC與馬達驅動等領域,並以Gerda HMI平臺與第四代BMIC建立競爭優勢,支援日德中等多國車廠需求。

董事長蘇源茂也提到,目前車用市場雖已見谷底,「但是說新的這個谷底回升的速度比我們想當中還要慢一點」,原預期第2季結束的調整期,可能需延後一至兩季。

針對BMIC業務,他坦言中系市場競爭激烈,「我們不得不承認說我們需要再加強在中系那邊的這個份額」,但強調:「價格競爭、成本的競爭、成本的優化本來就是新唐臺灣的一個基因」,將持續以成本與技術優勢應戰。

在能源應用領域,吳孟奇表示,BMS系統將從車用擴展至家用儲能、工業儲能與再生能源場景,並需具備「全生命週期」監控能力,支援AI判讀與電池護照等新功能。他補充,新唐BMIC開發維持每兩年一代,目前已進入第四代,並同步規劃第五與第六代,展現長期佈局決心。

至於匯率風險,財務長賴秀芬指出,公司美元部位主要來自海外可轉債,將於第3、4季逐步去化,暫無避險操作計劃,待部位消化完畢後,匯率影響將趨於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