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推進安全生產診斷 完善分類分級監管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2日訊爲深入貫徹落實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工作落實,進一步夯實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基礎,新泰市應急局深化實施“政府制定指導意見、企業自主診斷定級、市鎮聯合覈查確認、規範分級分類體系、建立動態管理模式”的“五步”閉環管理工作法。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紮實推動工貿企業分類分級精準監管,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確保全市工貿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摸排底數,完善監管臺賬。在推進安全生產診斷定級的過程中,新泰市首先從梳理工貿企業底數入手,藉助工貿監管企業明細培訓等,發動全市各鄉鎮街道、開發區對工貿企業和重點行業領域重大風險點進行全面摸排起底。工作人員依據工貿行業安全監管分類標準,認真核實每一家企業的信息,分門別類建立詳細的企業信息監管臺賬。目前,已成功覈實建檔工貿企業535家,其中包括66家金屬冶煉、37家涉爆粉塵、27家使用存儲危化品以及使用油漆等重點行業領域企業,併爲這些重點企業建立了重大風險隱患動態監管清單。

安全診斷,科學合理定級。在定級方式的選擇上,新泰市因地制宜,充分考慮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依據行業分類、規模體量大小,以及標準化建設等情況,靈活選取定級方式。部分具備較強安全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術人員的企業,採用自主定級的方式,組織自身安全人員和技術人員開展全方位安全診斷。而對於一些安全管理基礎相對薄弱的企業,則外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診斷定級。截至目前,新泰市已備案第三方機構6家,並嚴格覈查專家資質46人次,確保第三方機構能夠專業、公正地開展診斷定級工作。

過程監督,報告質量過關。爲保證定級結果的質量,新泰市採取多種方式進行監督覈查。一方面,實施現場監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深入企業生產一線,對診斷定級過程進行實地監督,確保診斷內容、報告編寫符合要求。另一方面,認真開展診斷定級報告覈查,對報告中的數據、結論等進行逐一覈實,並依據定級結果,科學合理地確定企業監管主體。

閃電新聞記者 張維剛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