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守29.5防線 華城3招避險
新臺幣昨日終場收在29.535元,小貶1.5分。(本報資料照片)
以伊戰事疑慮緩解,美股同步收高,激勵臺股勁揚,新臺幣再度展現升值氣勢,昨日盤中最高升至29.46元,不過央行急踩煞車,沒收部分升幅,終場收在29.535元,小貶1.5分。匯銀主管直言,央行只能延緩新臺幣升值速度,但要扭轉美元弱勢,恐怕沒想像那麼容易。
凱基證券財富管理處主管阮建銘指出,根據歷史經驗,在共和黨執政時,美元通常相對弱勢,川普第一任是如此,川普2.0目前看來也不會脫離這個趨勢,他建議面對關稅談判、貨幣波動加劇、美國財政疑慮等三大變局,投資人可採用「ACE配置」以平衡風險,A是另類資產,C爲固定收益,E則是優質股權。
新臺幣昨日以29.51元開出後,火速突破29.5元關卡,出口商眼見29.5元守不住,恐慌情緒沸騰,略顯著急,不過美元買盤旋即涌現,加上美元指數反彈,新臺幣走勢受抑,央行也把29.5元視爲重要防線,打死不退。
對於市場傳出央行緊縮出口商拋匯額度,匯銀主管直言,央行不會「明講」,多半會「暗示」出口商不要在同一時間拋售太多美元,銀行會配合分散美元賣單。
隨着新臺幣大幅升值,製造業、出口商叫苦連天。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17日透露3道匯率趨吉避凶秘訣,分別是「相同部位自然避險」、「差額部位遠期外匯」、「強勢貨幣銷售、弱勢貨幣採購」。許逸德指出,華城外銷佔比達4到5成,如果直接換成臺幣恐怕就要面臨匯率風險,所以首先用於支付美元薪酬、佣金、美元計價的材料及貸款,差額剩3成,則用遠期外匯避險。此外,在非銷售美國的情況下,對外貿易改用不同幣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