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央行周前新臺幣失守33元攻防戰 3月貶成最弱亞幣

本週包括美國聯準會、日本央行政策走向受關注,臺灣央行週四也將舉行首季理監事會。匯銀人士分析,由於本週各大央行將舉在利率決策,尤其關注聯準會官員會後談話,市場熱錢獲利了結先行匯出,包括日圓、新臺幣都偏貶,預計本週新臺幣行情仍相較弱勢,應會在32.9~33.05區間觀望。

而觀察17日新臺幣走勢,開盤一度升值,但開盤不久隨即轉貶,且午後貶幅大舉擴大,最低見33.025元,收盤33元攻防戰也一舉被攻破。匯銀人士分析,主因兩大關鍵,一是盤中買盤積極,上午有油款、軍款、進口商買美元,下午有外資及投信加碼匯出,買盤全面出籠,破33元相當容易。

二是央行防守力道減弱,且出口商拋匯轉爲惜售。匯銀人士分析,上週新臺幣盤中貶破33元,央行似乎還有要守整數關卡,但17日央行有放手跡象,在33.01元附近纔出手調節,明顯是先承認新臺幣弱勢,但也不希望貶太兇;而出口商也跟着把掛單價位上移,拋匯態度轉趨觀望。

匯銀人士分析,短線上美元還是相對穩定,而新臺幣貶值走勢還是受到外資及投信匯出推動,且本週若無意外,聯準會應是不會啓動降息,只要美國尚未開始降息,新臺幣等非美幣別難有反彈空間,本週還是偏弱爲主。

而檢視近期新臺幣表現,3月以來貶值0.56%,已成爲最弱亞幣,貶幅大於馬來幣的0.17%、韓元的0.39%,而其餘幣別3月全面反彈,日圓、印尼盾各升值0.3%、人民幣漲0.44%、星幣升0.5%、泰銖升0.74%、菲律賓披索更強漲1.03%。

匯銀人士指出,新臺幣3月與主要亞幣完全脫鉤,主要還是外資賣超臺股所致,加上近期還有臺海不穩定威脅,共軍臺海軍演多少也影響市場信心,同樣是新臺幣偏弱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