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央行周後 新臺幣翻紅重返32元

新臺幣21日收在32.988元、升值1.9分,連二個交易日收升,總成交量量19.435億美元。匯銀主管指出,21日新臺幣升貶都由外資一手操控,早盤外資偏匯出,午後又反手匯入,新臺幣走勢搭雲霄飛車,央行眼見買賣量能都充足,基本上也不用出手,新臺幣就自然重回32元價位。

回顧本週新臺幣表現,延續3月以來偏弱盤整格局,整週一直在32、33元之間徘徊,外資、投信維持匯出節奏,而近出口商拋補態度也轉趨保守。整體而言,新臺幣仍是貶大於升,尤其在19日更貶至33.043元,創逾二月收盤新低價,累計單週則是貶值3.4分或0.1%,周線收下連四黑。

匯銀主管指出,美國聯準會FOMC會議後公佈3月利率點陣圖,維持年內降息2碼預估,不過,決策官員間對於適當政策路徑存在明顯歧異,加上國際情勢不確定性,讓美元小幅上揚,或是買黃金避險,短期內美元要往下有難度,加上下週無太多重要經濟數據公佈,少了題材牽引,新臺幣將持續在33元整數附近偏弱盤整。

位於近期匯市成交量,外匯交易員則說,相較先前市場是完全觀望,2月每日成交量都在12億美元左右,3月以來量能已有回升,市場雖仍觀望,但相對保持更多彈性,基本上是跟着川普談話在動作,近期量能回升,就看後續川普政策更明朗後,外資進出將更有方向性。

交易員也強調,時序接近月、季底,下週出口商還是會有拋匯需求,撐住新臺幣匯價,另一方面是觀察外資態度,近期外資連續賣超臺股,外資「連賣」是壓制市場信心的舉動,股票會反映整體氣勢,若外資後續繼續賣超臺股,預估新臺幣還是會在33元關口打轉,後續外資開始買超,纔有機會站穩32.9元。

近一週主要亞幣大致偏貶,印尼盾重挫0.91%、泰銖下殺0.62%、韓元回落0.4%、日圓跌0.38%、人民幣貶值0.28%、菲律賓披索貶0.16%、新臺幣小貶0.1%相對穩定,而星幣升0.08%、馬來幣升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