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失控狂升 專家憂1980年代2慘劇重演:臺灣錢淹腳目終結
新臺幣狂升。(圖:shutterstock/達志)
新臺幣猛爆性升值,今(5)日驚見29字頭,目前狂升近1.45角,觸及29.59元,財經作家王伯達撰文示警,目前的情況讓他聯想到1980年代股房雙跌的歷史,「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因此暫時畫上休止符。
王伯達擁有15年金融業從業經驗,他在臉書發文表示,川普的經濟政策,很難不讓人聯想到1980年代的臺灣,以匯率爲例,1985年的廣場協議過後,主要工業國匯率被迫對美元升值,當時臺灣雖然不是主要工業國之一,也沒有參與廣場協議,但由於臺灣對美國貿易順差逐漸擴大,所以也成爲美國必須要採取行動的對象。
王伯達回顧過去臺灣淪爲美國施壓對象,在1986年對臺灣紡織品設下進口配額,1987年限制特定電子產品出口到美國,1988年將臺灣列入「貿易逆差嚴重國家」,並祭出「超級301條款」,同時,美國當時要求臺灣開放金融業與服務業市場、匯率自由化、減少出口補貼等,並多次威脅將臺灣列入匯率操縱國,這些壓力最終導致新臺幣大幅升值,從1986年的1美元兌換39.585新臺幣,到1990年升值至1美元兌換26.078新臺幣。
王伯達提到1980年代臺灣因新臺幣強升面臨的慘況,「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因此暫時畫上休止符,包括臺灣股市與房地產都在1990年前後出現驚人跌幅,而臺灣的超額儲蓄率在那之後的十多年間,大約都是在低個位數浮動,直到最近的這十多年才又開始明顯攀升。
王伯達文末總結,他不知道新臺幣會怎麼走,可能只有「川普投顧」自己知道,但可以大概推論,如果新臺幣繼續狂升可能會怎樣,「畢竟歷史就擺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