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幣狂貶 REER近三月新低
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一年新臺幣與韓元REER差距
新臺幣8月累計狂貶6.89角,月線收下連二黑,反映在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佈8月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上,新臺幣REER略降至102.81,但韓元REER也降爲90.69,新臺幣REER連續52個月高於韓元REER。
8月新臺幣重挫2.25%,創2022年10月以來近三年最大單月貶幅。根據BIS統計,新臺幣REER下修至102.81,創近三月新低,且較7月的105.08大幅下降2.27;但雖然8月新臺幣終於貶贏韓元,韓元同步走貶後,韓元REER下修0.72至90.69,來到近四個月新低。
若以近一波臺韓REER比較,新臺幣REER已連續52個月高於韓元,且雙方差距已連四月在雙位數以上,短時間恐難扭轉。匯銀主管分析,近期主要亞幣偏弱,且亞洲央行持續進場調節,加上關稅戰壓力,主要幣別維持弱勢守住出口競爭力,以臺韓雙方來看,韓元今年以來一路都弱於新臺幣。
後續來看,匯銀主管認爲,9月因美國聯準會降息,美元指數大幅走跌,新臺幣啓動新一波升值走勢,一度閃現2字頭,但美國正式重啓降息後,市場利空出盡,月中走勢逐步回貶,幾乎吐回全月升幅,9月來升幅僅6分,相較之下9月韓元貶幅持續大於新臺幣,雙方REER差距可能又要擴大,以匯率角度來看,臺灣出口報價競爭力持續面臨壓力。
新臺幣後續走勢,匯銀主管預期,美國經濟數據仍強勁,恐影響聯準會降息步調,使近期美元指數反彈回穩,後續美國勞動市場表現將是關鍵,若降息預期放緩,新臺幣維持當前30.5元上下,應是出口產業可接受的位置。
BIS統計的REER,爲估算一國貨幣對一籃子外國貨幣的匯率變動指數。匯銀主管說明,指數上揚或下滑,除貨幣本身的升貶,也受到所對應的一籃子貨幣漲跌,及物價變動因素相關,當REER升高,對出口佔DG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愈高的國家愈不利(如臺灣),REER愈低愈有利出口報價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