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臺幣NEER、REER近五月新低
9月新臺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及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持續雙雙下滑。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一年新臺幣NEER及REER
9月美國重啓降息,美元指數偏弱,非美幣別反彈,新臺幣全月雖走揚,但升幅落後主要幣別,反映在名目有效匯率指數上,9月新臺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及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持續雙雙下滑,NEER、REER同步創下近五月新低水準,出口報價競爭壓力稍緩解。
根據央行統計,9月美元指數下跌,但降息後反彈,全月走勢持平,而主要幣別則升貶互見,新臺幣9月升值1.36角,升幅落後於歐元、澳幣及瑞郎等幣別,因此,反映在有效匯率指數上,不論NEER、REER均不升反降。
匯銀主管說明,NEER爲估算一國貨幣對一籃子外國貨幣的匯率變動,未排除物價變動影響,主要就是代表在計算期間,一國貨幣匯率的變動幅度。而攸關我國廠商出口報價競爭力的REER,從7月高點的106.24降至9月的104.26,廠商壓力稍緩解。
不過,若與主要貿易競爭對手國韓國相比,9月新臺幣升值0.44%,而韓元反而是貶值0.83%,新臺幣還是大幅強於韓元,新臺幣REER預計持續高於韓元。
回顧新臺幣NEER及REER,自2021年維持在100之上已是近年常態水準,而第三季新臺幣重挫5.67角或1.86%,新臺幣NEER、REER逐月下降,與主要貿易對手貨幣貼近,進入10月持續偏弱,若後續匯價能持穩,10月有效匯率指數有望續降。
美國在9月降息後,提振美國科技股表現,匯銀人士指出,臺股與主要科技股連動性高,自9月下旬至今臺股不斷在創新高,使新臺幣匯價受影響升值,但近期受到日圓及歐元重貶影響,新臺幣也跟貶,10月以來匯價呈現回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