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退休計畫》迎 TISA 時代 定期定額攢錢
臺灣正經歷一場無聲卻深遠的人口、經濟與社會結構變革,我們正以驚人的速度邁向「超高齡社會」,從高齡社會(14%)到超高齡社會(20%),臺灣僅花了7年,速度遠快於日本、法國與英國。
這場人口海嘯的衝擊體現於:國人平均壽命雖逾80歲,健康餘命卻僅約72歲,意味着生命最後平均有7至8年處於失能或臥牀狀態;同時,扶養負擔正持續加重,從2024年的3.6名青壯年扶養一名老人,到2070年將惡化爲1對1。
這場變革宣告了傳統依賴政府或下一代扶養的退休模式已然失效,未來在我們面前的是嚴峻的「長壽風險」,也就是活得愈久,所需的退休金愈多,潛在的財務空窗期也愈長。
在高通膨侵蝕實質購買力、國人退休金普遍準備不足的現實下,健全的個人儲蓄與投資規劃,不再是可有可無的理財選項,而是應對風險、確保人生下半場尊嚴的必備策略。
成功的理財規劃始於一份清晰的「個人化投資藍圖」:從全面檢視自身的現金流與淨資產、準備好三至六個月的緊急預備金,到建立具體的短、中、長期財務目標,並依據風險承受能力制定行動計劃。
在此關鍵時刻,2025年7月上路的「臺灣個人化退休金帳戶」(TISA)正是爲此挑戰而生的核心工具。TISA的精神在於鼓勵國人透過「定期定額」的紀律性投入,協助民衆累積財富。
其核心優勢不僅在於嚴謹的基金篩選機制與「經理費折讓、零手續費」的低成本讓利,更關鍵的在於其「不配息」的累積級別設計。
這背後反映了一場根本性的投資觀念轉變:TISA旨在引導投資人從過去偏好高股息、追求「現金流」的思維,轉向真正着眼於長期的「總報酬」。透過強制將收益留在帳戶內再投資,才能最大化複利效果,累積足以應對長壽風險與通膨壓力的龐大資產。
TISA的推行,將爲臺灣資本市場帶來一場深刻的「質變」與「量變」。在「量變」上,它將藉由全民ETF的熱潮與普及化的定期定額習慣,爲市場注入穩定且持續的長期資金。
在「質變」上,它將引導市場從「短線交易導向」走向「長期配置導向」,將國人資金有效配置於國內優質企業,形成良性的資本循環。
TISA的願景,是從一個優質基金帳戶出發並打造一個民衆、企業、政府三方共贏的退休生態系:民衆自主累積財富、企業獲得穩定資金、政府減輕社福財政壓力。
投資是一場長期的旅程,其成敗取決於是否選對了工具,並堅持紀律地執行。現在工具已經在手,藍圖也已展開。投資永遠沒有太早或太晚,只有「開始」與「未開始」的區別。誠摯地邀請每一位讀者,從今天起,運用TISA這個新起點,爲自己的財富未來跨出最重要的一步。(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