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退休計畫》定期定額0050 長抱金雞母
在剛開始累積資產的「起跑點」,最大的本錢就是「時間」。許多人習慣「收入 - 支出 = 儲蓄」,但單靠存款難以追上通膨。解答是「投資理財」,公式是「投入資產 × 報酬率 × 時間」。既然起始資產有限、報酬率由市場決定,唯一能掌握的就是「及早開始」。早點開始的影響巨大,ETF或ETF連結基金是個親民的工具,最簡單的起步就是「定期定額」元大臺灣50(0050)或其連結基金。
「定期定額」的重點不是追求「一買就漲」,而是「降低整體持有成本」。當市場下跌時,固定的錢能買到更多單位。這時最怕因恐慌而「停止扣款」,或想「猜底」才進場。模擬顯示,堅持不停扣的人,長期報酬遠高於中途停扣或試圖抓最低點的人。這也證明了「停留在市場」的重要性。統計顯示,錯過漲幅最大的幾天,總報酬將大幅縮水。0050這類「市值型」ETF,能自動納入好公司、淘汰壞公司,適合長期持有。
此階段有個重要觀念:高配息不利於長期報酬。ETF配息來自淨值,領出就等於中斷「複利」。試算顯示,在同樣報酬率下,「不配息」的長期報酬遠勝「高配息」。對於還有幾十年才退休的人,應優先選不配息級別,如0050連結基金所提供的,以擴大複利優勢。站穩臺股後,也可加入S&P 500指數(如元大S&P 500)ETF或其連結基金,分散風險。
到了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情況變得複雜,須同時面對房貸、子女教育、照顧父母與退休準備,即「三明治族」。理財方式須調整,兼顧「創造現金流」與「平衡風險」。
例如,爲應付房貸,可在0050這類成長投資外,增加配置元大高股息(0056)這類「高股息」ETF或其連結基金。0056採季配息,其穩定的現金流可用來分攤固定支出。在子女教育金方面,可幫孩子開立專屬帳戶,將壓歲錢等投入長期投資,這也是最好的理財教育。
至於準備自己的退休金,可採用「母子基金循環投資法」。做法是,先將資金放在穩健的「母基金」(如0050),再設定每月自動轉申購一筆金額到波動較大、具成長潛力的「子基金」(如元大航太防衛科技)。試算顯示,此策略的長期報酬比單持母基金更高,波動風險反而更低。
最後,當接近或進入退休階段,理財首要任務變爲「控管風險」,保護累積的資產,避免在退休前夕因大跌而縮水。此時,應逐步降低高風險資產比重,轉進保守型資產。
退休現金流主要有兩種策略:一是「靠資產領息」。將資產轉配置到「金雞母」上,如高股息的0056、高股息低波動的元大臺灣高息低波,或各種債券型ETF。高股息ETF在下跌時較抗跌,債券則提供固定利息。
二是「分階段提領」。此法不管配息,每年固定從總資中「賣出」一筆錢花用。這方法彈性較大,但須小心規劃,避免提領太快或市場不好時,面臨錢提早花完的風險。
總歸一句,所有策略都只是工具,理財的最終目的不是追求帳面數字,而是爲滿足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人生充滿變化,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當下狀況的方式。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