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總經理鄒迎光亮相,中信證券業績會迴應併購、IPO等多個熱點

2024年增收增利、淨利潤增幅達到兩位數,中信證券年報出爐次日,公司高管集體迴應市場關切。

3月27日,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攜公司高管亮相業績會,新任總經理鄒迎光出席。這是鄒迎光在去年年底迴歸中信證券之後,首次出席業績會,並回應了公司投行業務發展、IPO趨勢等多個熱點問題。

對於證券行業兼併重組,張佑君認爲,行業併購頻發、同業整合,中信證券也感受到競爭壓力。

“去年以來,我們看到一些中國境內的同行做出比較大的整合動作。這對於中信證券來講,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公司感受到市場競爭壓力。”他說,“從中信證券的歷史發展來看,公司進行了多次併購重組,才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業績的取得,離不開併購重組過程中的各種工作。”

而對於當前的IPO市場形勢,鄒迎光認爲,今年整個投行業務的形勢逐漸好轉,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上市企業的申報數量都在逐漸上升。中信證券正在挖掘市場潛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專精特新企業上市。併購方面,該公司去年以來持續調整人員和組織結構,積極推動併購業務發展。

預計今年投行業務形勢好轉

去年5月,中信證券原總經理楊明輝到齡退休。總經理之位空缺近半年後,同年11月,鄒迎光接棒。

鄒迎光2017年即進入中信證券任職,擔任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經營管理委員會執行委員。2023年10月迴歸中信建投,擔任執行董事、執委會委員。去年,他再度迴歸中信證券。

此次出席業績會,鄒迎光迴應了該公司投行業務發展、一流投行建設等多個熱點問題。

年報顯示,2024年,中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637.89億元、淨利潤217.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和10.06%%。主營業務方面,證券投資業務當期收入240.4億元,同比增長近24%,貢獻了近四成營收。

2024年A股IPO仍階段性收緊,券商投行業務承壓。在此背景下,中信證券的證券承銷業務增長放緩,但境內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業務仍居行業第一。

鄒迎光說,去年,在市場因素影響下,公司投行業務承受較大增長壓力,但仍保持較穩定的發展,境內股權融資承銷規模排名繼續保持市場第一,境內債券承銷規模、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

對於2025年的IPO市場形勢,他說,“我們感覺,今年整個投行業務的形勢開始逐漸好轉,不論是境內還是境外,上市企業的申報數量在逐漸上升。”

他還表示,中信證券正在挖掘市場潛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專精特新企業上市。併購方面,他介紹,該公司去年以來積極調整人員結構、組織結構,積極推動併購業務發展。

當前,企業赴港上市持續升溫。鄒迎光認爲,可以預見,今年香港市場的IPO申報將明顯增加。國際化併購方面,隨着中國企業加速“走出去”,企業國際併購業務需求將明顯增加。

對於國際一流投行建設,鄒迎光認爲,一流投行核心內涵包括多個方面,包括:公司業務體系完善、牌照齊全、結構均衡,能夠提供多樣化、專業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具有遍佈全球的強大客戶網絡和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具有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具有較強的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強,能夠有效應對週期波動等。

行業整合帶來競爭壓力

併購重組,是目前證券行業的主流趨勢。今年以來,國聯民生證券、國泰海通證券等,均以重組後的“新面貌”亮相資本市場。

併購,也成爲中信證券年報中的關鍵詞之一。該公司稱,證券行業併購浪潮加速啓動,行業整合頻率和力度有所提升,自上而下推動併購成爲主導力量,併購週期縮短趨勢有望在2025年延續,頭部券商競爭加劇,證券行業集中度提升。

業績會上,張佑君對此做出詳盡迴應。他說,對於行業併購,公司感受到市場競爭所存在的壓力。“但在壓力之下,更要保持戰略定力,這也是中信證券贏得市場競爭的前提和基礎。”

在他看來,中國證券行業發展三十多年,已成爲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部分。去年3月,證監會明確提出,支持頭部機構通過併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到2035年形成2~3傢俱備國際競爭力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這是對證券行業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他認爲,併購重組可有效整合市場資源,迅速擴大公司規模,實現業務優勢互補,提升公司業務能力、市場競爭力,是證券公司做優做強的重要方式,也是打造一流投行和投資機構的有效途徑。

如何在競爭中破局,張佑君提出,在競爭壓力面前,中信證券將按照既定的發展戰略,做好統籌部署,錨定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投行的願景,多措並舉提升公司競爭優勢。

具體而言,業務端,強化專業能力建設,通過創新業務模式、產品體系和服務場景,爲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客戶端,依託全球業務佈局和區域中心建設,增強綜合金融服務能力,發揮協同效應,進一步做大客戶市場;管理端,提升對全球業務的管控能力、管理效力,聚焦支持業務發展和有效管控風險。

“未來,我們將繼續保持內生式發展和外延式增長兩方面平衡,鞏固境內領先地位,做大做強國際業務,加快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張佑君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