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重回5千件↑「熱度回升」?專家搖頭 推測2原因曝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鄭遠龍攝)

記者鄺鬱庭/綜合報導

經過五個月的低迷期,「新青安」房貸受理件數重回5千件以上。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雖然看似熱度回升,但實際撥貸件數卻少於受理件數,透露出一些關鍵訊號。他推測這背後可能有兩大原因:一是先前累積的核貸塞車潮已消化,二是目前公股銀行審覈趨嚴,導致退件數增加,「受理申貸不一定會過件」。

何世昌在粉專「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指出,經過五個月低迷期,新青安受理件數回到5千件以上,但撥貸件數卻少於受理件數,推測原因有兩點,包括「1.新青安核貸塞車潮緩解,之前排隊等撥款的申辦件多已消化。」「2.公銀審覈趨嚴,可能退件數有所增加,受理申貸不一定會過件。」

他就提醒,接下來要留意是否會出現「末代上車潮」,因爲「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新青安最後一年」,雖然利息補貼時間已經不多,但「40年期房貸+5年寬限期」的組合對首購族來說依然非常誘人。是否會因此帶動申辦件數再衝一波,值得觀察。

外界對於「新青安」未來是否會出現斷頭潮議論紛紛,對此他持保留態度,「我個人覺得機率不大」。他引述財政部長先前揭露的數據指出,新青安違約率僅約0.04%,甚至比整體房貸違約率0.07%還低,反映這族羣的財務穩定性不容小覷。

他也點出一個現象,「20~30歲申辦新青安買房的比率雖驟增」,但坦言以臺灣當前高房價的現實來看,「30歲以下更難在白手起家的情形下買房」,這羣人有很高比例可能是靠父母支援。他直言,「倘若他們付不出錢,大部份爸媽還是會幫忙渡過難關」,因此違約率要衝高到1%、2%,達到「潮」的程度,機率應該偏低。

他也強調,集結家族之力買房早已成爲全球趨勢,「不只有臺灣如此」,先前也曾介紹過澳洲、美國、英國等多國皆有相關調查與趨勢,「更遑論鄰近臺灣的中國、香港、韓國」,至於日本則是少數的例外。最後,他打趣總結,「沒辦法,別人家的父母總是不會讓我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