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鬆綁 民團憂恐推升房價
行政院院會拍板,確定將「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新青安)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此舉意味未來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時,不再受30%上限約束,以釋出更多放款量能,解決近期「房貸荒」問題。記者胡經周/攝影
行政院會昨拍板,九月起申貸新青安貸款不佔用銀行法限額,以解決新青安貸款「下不來」的房貸荒,營建類股昨大漲近百分之七,上演慶祝行情。不過,民團則擔心,此舉恐將推升房價,未解決實質問題,批評政府只是爲了兩面討好,學者也憂心前七波打炒房的效果可能受到影響。
面對房貸荒,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要求公股行庫「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政院隨後也端出新青安貸款鬆綁政策。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質疑,政府政策一方面稱要解決年輕人居住與高房價問題;另方面又想討好市場派與投資者,導致政策兩邊擺盪。
彭揚凱表示,先前銀行融資限制源自央行的政策考量,目的在管理整體金融風險。過去新青安政策因高優惠造成大量貸款,導致更多資金涌入銀行借貸買房,但銀行資金有限,便採取排優先順序,現在政策則是不佔用限額,進而讓出「水位」,使非新青安的房貸也能避免被排擠。
彭揚凱指出,央行的政策是爲了金融安全,但從住宅政策角度來看,是要優先解決高房價買不起的問題,還是解決所有開發商的案子推案都能賣出去?現在政府做法就是繼續撐高房價,像是煮一鍋水繼續添加柴火,讓這房價撐住。
昨天營建股應聲走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此次政策至少帶來三項改變:第一,市場信心有望回穩;第二,公股銀行新承作意願將提高;第三,低總價產品直接受惠。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形容,此次放寬確實是一劑「強心針」,不過,這項措施頂多能暫時解決流動性問題,房貸放寬「只能解渴、不能暢飲」。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則示警,過去一段時間,房市雖然量縮但房價並沒有下滑。要注意的是,釋放出來的資金活水不僅限剛性需求,購買第二、三房也會受惠,且政策隨時可大可小,也許之後放寬到所有新青安貸款,前面七波打炒房效果恐怕會受到影響。
至於炒房風是否再起?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說,從去年高點到今年上半年,新青安件數與金額已回到自住本質,加上財政部優化措施,這些問題與去年時空環境已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