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代工,其實並不是三國殺

關注老石談芯視頻號,持續更新專業芯片內容解讀

1

「芯」知精選

芯片代工新格局:從“雙雄會”到“三國殺”?(中國經營報)

老石解讀:

AI芯片需求激增,全球芯片代工格局面臨多重因素交織的前所未有的變局。其中,臺積電在加快芯片代工佈局,計劃改變高雄建廠計劃,轉向更先進的2nm製程。蘋果預訂了大量臺積電3nm晶圓,但良率僅55%。由於產能限制,英偉達也在尋求其他代工廠。此外,臺積電公佈營收下滑,且美國亞利桑那代工廠進展緩慢,未來發展或承壓。

三星爲應對AI浪潮,加快先進製程發展,推出2nm工藝和多芯片集成聯盟。爲爭奪來自英偉達和高通的AI芯片大單,三星展現良品率優勢,計劃量產3nm和4nm製程。然而,三星的封裝技術仍是短板,特別是2.5D和3D封裝,這也是英偉達選擇臺積電獨家代工H100的主要原因。

英特爾近年來也在全面發力芯片製造業務,計劃量產18A工藝,效能目標超過臺積電和三星的2nm工藝,消息稱英偉達已表達了對18A工藝的興趣。然而,英特爾作爲傳統IDM公司,掌握芯片設計到製造的全流程技術,因此一些潛在客戶必然會有所顧慮。這就像華爲一直號稱不造車,但傳統車企仍然將信將疑一樣。不僅爭取客戶信任需要時間,英特爾在產能、良率、市場份額等都和前兩家廠商有較大差距。

說個三國的故事,有一個曹魏、有一個東吳,但剩下的那個並不像劉備,或許更像是跑到徐州的呂布:本身曾經強大的不可一世,且有張遼陳宮輔佐,也在董卓之後尋求轉型。但最後的命運如何,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

注:上段故事和實際情況無關,不要對號入座。

2

「芯」聞資訊

言論|英特爾CEO:若沒有中國訂單,全球最大芯片製造基地也沒必要建了(觀察者網)

老石解讀:

美國三大芯片巨頭英特爾、高通和英偉達的首席執行官於7月17日與美高官會面,遊說拜登政府放棄對華半導體新限制政策。他們認爲限制政策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會限制美企在華業務。英特爾CEO警告稱,如果沒有來自中國的訂單,其在俄亥俄州建設“全球最大芯片製造基地”的計劃就沒必要了。這次會議是爲了確保政府官員瞭解限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而不指望完全阻止政府的行動。三家芯片巨頭希望通過遊說讓政府相信進一步限制將傷害白宮在對華接觸政策上所做的外交努力。

倡議|谷歌、微軟等“七巨頭”發聲:自願承諾AI監管八項措施(第一財經)

老石解讀:

7月21日,谷歌、微軟、OpenAI、亞馬遜、Meta、Anthropic、Inflection七家頂級人工智能公司在白宮召開會議。這些企業的高管承諾,將爲消費者創建識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方法,並確保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發佈前,會測試其安全性。他們同意採取八項措施來保障生成式AI技術的快速發展,這包括添加水印以幫助識別生成的內容,進行第三方測試以發現危險的缺陷等。

此次會議是爲了確保政府官員瞭解限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一些人工智能監管倡導者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還需要更多工作來讓科技公司及其產品承擔相應的責任。一些專家擔心,這種監管類型可能會對大型科技巨頭有利,因爲較小的參與者會因爲合規問題而付出高昂的成本,從而失去競爭力。

加碼|日本經產省計劃引進新型尖端超級計算機,助力日企開發生成式AI產業(IT之家)

老石解讀:

日本經濟產業省計劃引進一臺新的尖端超級計算機,支持本國生成式AI產業的發展。這臺超算將由日本國立研究機構“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於明年開發,預計算力是現有機器的2.5倍,並通過雲服務提供給國內企業。日本已經意識到,外國公司在生成式AI領域領先於日本公司。爲此,日本多家企事業單位正在加大對生成式AI的投入,包括軟銀集團開發日本版ChatGPT,以及日本文部省(即教育部)允許學校有限度地使用AI。東京都也計劃在政府部門廣泛應用生成式AI,以實現更好的施政效果。

注1:知道題圖是哪個遊戲的嗎?評論區見~

注2:以上內容原文鏈接、以及更多「加餐」內容,已在知識星球分享。

(注3:本文不代表老石任職單位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