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披違規!匯洲智能收行政監管函又遭立案調查,8千餘萬元借款被監管重點關注

4月30日A 股早盤,匯洲智能(002122.SZ)再度跌停,股價報3.30元,跌幅10.08%。這已是該股連續第二個跌停板,前一日匯洲智能就已一字跌停,封單超144萬手。

消息面上,4月29日凌晨,匯洲智能突發公告,公司及相關人員收到《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經查,匯洲智能存在虛增收入導致財務會計報告信息披露不準確,以及未披露對齊齊哈爾欣豪潤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欣豪潤成”)借款合同重大進展情況的情形。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此前匯洲智能已更正相關財務報告,而追溯欣豪潤成借款相關公告,自2019年起匯洲智能就開始對欣豪潤成進行財務資助,根據2024年年報披露來自資金拆借期末餘額爲8987.56萬元,目前尚未到還款期。中國投資協會上市公司投資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支培元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上市公司對外財務資助在出現重大變化時均需要進行公告。這意味着相關借款或已生變故。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到監管函的同時,匯洲智能還收到了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借款或生變故

匯洲智能對欣豪潤成的財務資助最早可以追溯到2019年。

2019年12月,彼時公司名稱還是天馬軸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四十三次(臨時)及2019年第七次臨時股東大會上,先後審議通過了《關於合資成立項目公司參與土地競拍併爲其提供財務資助的議案》。會議同意,爲增強盈利能力,上市公司或其附屬子公司擬出資900萬元,與齊齊哈爾欣豪置業有限公司(下稱“欣豪置業”)、非關聯方自然人李文清合資成立項目公司,以項目公司的名義參與位於齊齊哈爾龍沙區一廠地段A0501、A0502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投標,且上市公司或其附屬子公司向項目公司提供9900萬元的財務資助,以協助其足額繳納競買保證金、有關稅費,並順利開展前期開發工作。

後續,公司全資子公司徐州慕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徐州慕銘”)與其他兩方成立欣豪潤成,按照約定徐州慕銘爲欣豪潤成提供財務資助4100萬元,借款期限爲12個月。2020年1月,欣豪潤成調整前述資助金額,爲6250萬元,同時調整借款期限爲2019年12月20日至2022年12月19日,按年利率10%計息。同年8月,徐州慕銘繼續爲欣豪潤成提供750萬元的財務資助,資助期限爲2020年8月18日至2023年8月17日,按年利率爲10%計息。截至2020年8月18日,徐州慕銘按照合同的約定及欣豪潤成的實際需要,已分批提供了以上共計7000萬元的財務資助本金。

2022年12月2日,原本首期財務資助將到期限,但公司稱爲支持欣豪潤成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將前述財務資助一同展期至2025年12月18日,此時財務資助金額本息一共8987.56萬元。自展期以來,該筆財務資助匯洲智能未再披露進展,2024年年報應收關聯方債權顯示,來自欣豪潤成的金額仍爲8987.56萬元。

按照約定,對欣豪潤成的財務資助尚未到期,但公司卻因“未披露對齊齊哈爾欣豪潤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借款合同重大進展情況”遭浙江證監局監管。

“根據相關規定及市場慣例,上市公司對外財務資助如出現金額的大幅變動,如資助金額增加或減少超過初始披露金額的30%,或者資助期限的調整,以及被資助方經營情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都是需要及時披露的。”支培元告訴本報記者。這意味着相關借款或生變故。

公開信息顯示,4月29日,持股欣豪潤成60%股份的欣豪置業因一筆35萬元訴訟款項被列爲被執行人。對於該筆借款情況,記者多次致電匯洲智能公司,但截至發稿未得到迴應。

前期差錯已更正,事涉業績承諾

監管函內所涉的會計差錯事項,匯洲智能已更正,不過卻牽扯上子公司控股公司業績承諾。

4月24日晚,匯洲智能披露了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近期在對前期業務及賬務處理情況進行梳理覈實時,發現2019年度及2020年度部分互聯網信息推廣業務和部分版權授權業務不具備商業實質,會計處理不當,財務報表存在差錯,因此對2019年度及2020年度合併財務報表進行差錯更正,並對受上述事項影響的2021至2023年度及2024年中期合併財務報表進行更正。

其中,2019年營業收入調減金額爲5990.19萬元,佔公司當年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爲5.08%,歸母淨利潤調減金額爲1064.96萬元,佔公司當年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爲0.64%;2020年營業收入調減金額爲9688.56萬元,占上市公司當年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爲13.42%,歸母淨利潤調減金額爲1184.70萬元,占上市公司當年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爲7.41%。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業務,在會計處理上通常不確認損益。而這類業務可能是企業爲了特定目的如優化財務報表結構等而進行的。”

值得關注的是,前述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業務涉及到公司子公司參股企業。2019年4月,匯洲智能收購徐州長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徐州長華”)100%股權,徐州長華持有北京熱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熱熱文化”)66.67%股權,持有北京中科華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中科華世”)81.1475%股權。而根據相關股權轉讓協議,徐州長華原股東徐州睦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徐州睦德”)承諾,熱熱文化和中科華世2019年至2021年累計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分別不低於1.85億元和8100萬元;若熱熱文化和中科華世在業績承諾期累計實現淨利潤低於累計承諾淨利潤,徐州睦德應向公司支付現金補償。

公司對2019年及2020年的會計差錯進行更正後,熱熱文化和中科華世業績承諾期累計實現淨利潤分別爲16847.04萬元和7546.67萬元,根據相關業績承諾,徐州睦德應對公司進行現金補償4143.59萬元。公司稱,補償將不晚於6月30日支付。

對於本次行政監管措施,公司稱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的經營管理活動,公司將努力做好經營管理和規範治理方面的各項工作,嚴格按照相關監管要求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然而被行政監管當天,匯洲智能收到了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直指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公司曾因信披問題被證監會行政處罰,後續大批投資者向公司索賠,相關證券虛假陳述案件截至去年年底尚未全部了結。如今匯洲智能再遭立案調查,一位從事證券索賠律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如後續匯洲智能被認定信披違法違規,很可能再次引發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