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再獲力挺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1月8日發佈的《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加力推進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更新車齡8年及以上的城市公交車和超出質保期的動力電池,平均每輛車補貼額由6萬元提高至8萬元。各地可保持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基本穩定,並自主確定車輛更新補貼標準。
在業內人士看來,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將進一步減輕企業設備更新資金壓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與質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減輕企業資金壓力
2024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兩新”工作隨即在各地開展。同年7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兩新”工作。
各地積極響應“兩新”工作。針對城市公交領域,江蘇省提出2024年更換新能源城市公交車3504輛、公交車動力電池3696塊;到2027年,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超9000輛,更換公交車動力電池1.2萬個,實現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佔比達85%。甘肅省印發的《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明確,力爭到2024年底,全省更新報廢老舊營運貨車超過1600輛,農業機械4000臺以上,更新新能源公交車超過1000輛、動力電池600套以上。《遼寧省2024年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明確,到2024年底,更新新能源公交車2000輛以上,更新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1100套以上。
2024年以來,“兩新”工作成效顯著,尤其是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實施後,對產業升級、綠色轉型發揮出強有力的推動作用。2024年,僅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的4600多個設備更新項目中,工業、用能、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設備更新量就超過200萬臺(套)。
“今年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可使企業更輕鬆地進行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提高公交運營的安全性、舒適性和效率。”業內人士指出,《通知》將有助於公交企業提升運營能力和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據中汽政研測算,我國車齡8年及以上的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約20萬輛,《通知》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大幅降低公交企業採購車輛和更換動力電池的成本,有效解決電池老化衰減問題,保障公共交通安全運營水平。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長期以來,城市公交車作爲城市交通的“主力軍”,承載着居民日常出行的重任。有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公交車保有量達68.25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55.44萬輛,佔比高達81.2%。
動力電池平均壽命5—8年,當下正值退役更新高峰期。隨着“兩新”持續推進,報廢舊公交車、動力電池數量與日俱增,高昂的更新換代成本亟待大量資金託底。
不過,部分公交運營企業自身存在運維資金缺乏、技術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一、二線城市的公交企業,由於公共運輸保障需求強度大、財政支持力度大,整體運行相對平穩。部分地、縣級城市公交企業,由於存在公共運輸需求偏弱、收入不足以覆蓋其運營成本等不利因素,導致實際運營狀況不佳。”山東易維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浩表示。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劉德春近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2025年將進一步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模,加大支持力度,豐富支持手段。《通知》也指出,加力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貼息。發揮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工具作用,對符合有關條件經營主體設備更新相關的銀行貸款本金,在中央財政貼息1.5個百分點基礎上,國家發改委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進行額外貼息,進一步降低經營主體設備更新融資成本。
據瞭解,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支持“兩新”的資金總規模比去年有大幅增加,具體數額將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向社會公佈。
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司長彭立峰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做好金融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工作,進一步優化再貸款流程,支持銀行提升服務效率,擴大設備更新貸款規模,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激發經營主體釋放設備更新需求。
■■規範產業發展生態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推動 “兩新” 政策落地、持續提升政策成效的進程中,需要各方協同發力,多管齊下。
王浩認爲,大規模設備更新涉及多方,要想按照政策要求規範有序開展落地,需要進一步完善項目管理、保障機制,細化標準,讓企業更清楚地瞭解政策、享受優惠。尤其是廢舊車輛電池回收拆解環節,要進一步細化落地端的操作細則,切實加強行業監管,促進規範回收。《通知》提出,嚴厲打擊“作坊式”回收拆解,依法依規查處非法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退役新能源設備、退役動力電池等行爲。
爲持續提升“兩新”政策成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表示,在“兩新”政策實施中,切實加強監督管理,督促各有關部門嚴格執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新”資金管理辦法,一定要做到專款專用,嚴防資金擠佔挪用,確保資金真正用到“兩新”上;嚴厲打擊先漲價後打折、騙補套補等違法違規行爲,不斷規範市場秩序。
“對企業而言,除資金補貼幫扶外,通過挖掘項目自身的深度運行能力,也要推動運營主體企業自身‘造血’。另外,針對動力電池服務和綜合利用企業而言,可以關注和整合多地區存在的公交車輛動力電池維保、修理、更換、回收等需求,在行業與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挖掘細分增長點。”王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