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放款 民營銀行績優

民營銀行今年新南向授信多有顯著增長,成長動能來自新加坡、越南和印度。圖/美聯社

銀行2024年前十月新南向放款

本國銀行積極擴展新南向授信業務,多家民營銀行指出,今年截至10月底,新南向授信總餘額較去年同期相比成長最多達3~4成,其中又以新加坡、越南和印度顯著成長。公股銀成效則是略顯失色,國銀最新放款業績近6成由前五名民營銀行端走,銀行主管推估是授信條件較嚴謹所致,展望新南向放款後勢,公股銀認爲川普迴歸增添不確定性,民營銀行普遍對其成長前景樂觀。

今年截至10月底,民營銀行今年新南向授信多有顯著增長,永豐銀行今年較去年同期成長逾3成,主要成長國家爲澳洲、印度和新加坡;國泰世華銀行則較去年同期增長近4成,主要爲新加坡、越南和馬來西亞;臺北富邦銀行指出,年初至今約成長13%,成長動能來自新加坡、澳洲以及印度等地,主因與新南向經貿活絡,大型企業資金需求增加有關。

公股銀指出,考量風險管控及成本,公股銀多半在授信條件設計上趨向較爲嚴謹,不若民營銀行積極以低借款利率搶市。展望2025年,川普加徵關稅等2.0政策,預期牽動全球供應鏈重整速度與幅度,可能衝擊多屬出口導向的臺灣產業,新南向地區臺商或面臨遭加徵對美出口關稅壓力,可能擴大臺商赴美設廠商機,新南向各國所受衝擊及影響範圍尚不明確。

國泰世華銀行指出,越南因其穩定的政經環境、勞動力成本較低及與多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成爲臺商重要選擇,隨着川普宣佈加徵關稅措施,越南將成爲全球製造業的重要節點。

永豐銀行認爲,印度未來五年政府基礎建設支出年複合成長率將增長11.4%;泰國有較完整的基礎建設與產業聚落,並簽有四國移工MOU,爲勞動力充足的電子業聚集地;澳洲爲高度發展國家,如商業服務、民生消費、金融保險、醫療保健、資訊科技等產業是私募股權基金收購的熱門標的。

中信銀分析,臺商投資往往會以其上下游之聚落爲首選,故像是越南、泰國、印尼、印度皆爲臺商投資的熱點,部分臺商則會透過在新加坡設立據點、再前進東南亞,帶動臺商之金融需求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