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中國品牌在印尼、馬來西亞站穩腳跟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網站7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消費品牌在印尼、馬來西亞站穩腳跟,擺脫“世界工廠”形象 當42歲的印尼人德維在約20年前首次購買電視時,他選擇了一個自己從未聽說過的中國品牌:長虹。彼時,剛從大學畢業的德維很注重價格,而這個中國品牌的價格很實惠。令他驚訝的是,這臺電視一直運行良好,甚至在20年後的今天依然功能完好。現在,德維不僅擁有中國品牌電視,還擁有許多其他中國品牌的工具和家電。

中國品牌在東南亞消費者中越來越受歡迎,一些中國品牌已成爲當地家喻戶曉的名字。多名專家表示,中國產品不僅更受公衆歡迎,而且還將繼續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等新興市場日益暢銷。“我認爲這是因爲人們對中國的看法發生了變化。”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政治學系學者李佩梅說:“現在人們不再將中國視爲世界工廠,而是技術強國。因此,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更有信心。”

作爲信息技術行業的企業家,德維認爲,中國產品在印尼佔據一席之地得益於多個因素,“這源於廣告和營銷的增加以及更容易找到相關產品信息,中國產品的創新速度也更快”。

除中國品牌的電子產品外,近年來,來自中國的食品與飲料也涌入印尼和其他東南亞市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成爲中國食品和飲料品牌最集中的東南亞國家。

經常光顧霸王茶姬門店的馬來西亞學生阿麗娜表示,“我對中國產品門店或品牌沒有成見。這與國家無關而是與商品質量有關。”在馬來西亞某公司擔任戰略傳播總監的阿迪蒂亞也表達類似觀點,49歲的他在大約10個月前購買了一輛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他還一直使用中國生產的智能手機、電視、吸塵器等。

雅加達郊區手機銷售商萊茲奇注意到,大約從2015年起,中國手機一直主導印尼市場。他的大多數客戶都是像遊戲玩家那樣的年輕人。這類人羣注重價格且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爲他們可以在網上輕鬆獲知各種手機型號的信息。萊茲奇說:“人們越來越多地購買中國品牌的手機,因爲它們往往提供更高的配置。它們的售價也更實惠。價位相差很大。”他還表示,一部中國手機的售價僅爲其他品牌手機的一半,但其配置相當於後者的兩倍。

除消費品外,中國汽車品牌也在印尼和馬來西亞越來越受歡迎。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扎克萬表示,多種因素推動中國產品和品牌在該區域市場越來越暢銷。“從中國的角度來看,這受到中國提升大規模生產製造產能的推動,而國內生態系統也有利於中國企業向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他說:“從印尼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印尼消費者都可能對價格相當敏感,在廣泛的促銷活動支持下,他們發現中國品牌更具吸引力。”

印尼經濟與金融發展研究所貿易和投資專家努格羅霍表示,中國品牌的競爭力源於認真開展研發活動,從而生產出高質量產品。此外,中國政府還爲中國企業提供激勵措施,有助於後者以較低價格出售大規模生產的商品。

不過,專家也表示,中國品牌仍然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等新興市場面臨挑戰。即便如此,他們也表示,中國品牌將繼續在該地區市場迅速發展。此外,不迷戀品牌的理性消費者,以及優先考慮功能性的消費者,可能將繼續或進一步擁抱中國品牌。(作者琪琪·西雷加、拉什文吉特·貝迪,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