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口分佈知識清單
人口分佈知識清單
知識清單
學習目標
1.結合地圖,理解世界人口分佈的特徵。
2.結合實例,運用綜合思維,分析說明影響人口分佈的因素。
3.結合具體案例,瞭解我國人口分佈的特徵。
知識點梳理
一、世界人口分佈
1.區域的概念:區域
世界人口分佈極不平衡。在佔地球陸地面積10%的土地上,大約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陸地上相當一部分地區人煙稀少,如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熱帶雨林等,由於自然環境條件的限制,都不適宜大量人口長期居住。
世界人口在大洲之間的分佈差異很大。亞洲不足地球陸地面積的30%,但人口卻佔世界總人口的60%左右。南極洲目前無定居居民。
世界人口在國家之間的分佈極不平衡。2016年年中,世界人口總數達74.42億。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中國、印度、美國等13個,這些國家的人口總數達45.4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1%。
世界人口城鄉分佈總的趨勢是城鎮人口比例逐漸上升,鄉村人口比例逐漸下降。聯合國公佈的數據表明,2014年全球約有54%的人口居住在城鎮。北美洲是城鎮人口比例最高的大洲,非洲是城鎮人口比例最低的大洲。
二、影響人口分佈的因素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逐漸適應自然並改造自然。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的生產生活空間不斷拓展。當今世界的人口分佈狀況,就是自然和人文兩方面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氣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條件,不但爲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必需的基礎,而且爲人類的發展提供各種潛在的可能性。自然地理環境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類的生活要求和發展需要,否則就不適宜人類長期生存。不過,人類可以通過適度改變生活習性,如縫衣鞝鞋、建造房屋等防護方式,來提高對自然地理環境的適應性,改善和擴大自身的生存空間。
1.從氣候條件看,人口主要分佈在溫帶和亞熱帶的溼潤、半溼潤地區。這是因爲,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既不像熱帶地區那麼酷熱,也不似寒帶地區那麼嚴寒,鮮明的季節轉換爲人類開展多種生產活動提供條件,使之成爲適宜居住的地帶。
2.從地形條件看,人口主要分佈在平原和丘陵地區,山區人口較爲稀少。這是因爲平原和丘陵地區地勢起伏不大、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對經濟發展比較有利,適宜人類的生存繁衍;而山地和高原海拔較高、地形複雜、氣候寒冷、土層瘠薄、交通困難。儘管山區在自然資源賦存方面可能佔有優勢,但總體來說,這些地區的居住條件不如平原和丘陵地區。
3.水資源對人口分佈的影響很大。一般來說,沿河、沿湖地區人口稠密。越是乾燥的地區,水對人口分佈的影響就越大。例如,乾旱地區的綠洲人口集中,農牧業較發達,而綠洲之外,則人煙稀少。
土壤對人口分佈的影響,更多的是通過農業發展間接地起作用。不同的土壤由於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開發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影響人口分佈。
4.礦產資源的開發吸引人口聚集。例如,大型油田的發現和開採,使原本荒無人煙的地方崛起新的城市。
人文地理環境包括經濟、社會、歷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
5.經濟因素對人口分佈具有決定性影響。這是因爲:第一,人口分佈與經濟活動密不可分。一般來說,哪裡有產業活動,哪裡就有從事生產、服務活動的人口;哪裡有人口集聚,哪裡就有一定規模的生產、服務活動。第二,人口分佈受經濟活動類型、規模的制約。不同類型、規模的經濟活動,可能會導致人口分佈的巨大空間差異。在採集一狩獵社會和農業社會,人口分佈因對土地的高度依存,表現出相對分散而均衡的特點。在農業社會以後,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工業、交通、商業的不斷髮展,人口逐漸向城鎮集中,人口分佈格局呈現點、軸集中態勢。國際貿易的發展,更是刺激了沿海港口城市的成長,使海岸帶人口變得稠密。
6.科技進步與人口分佈
隨着科技的進步,自然地理環境對人口分佈的制約程度漸趨弱化。科學技術進步往往成爲改變人口分佈狀況的重要因素。蒸汽機的發明,引發了近代工業革命。而工業化的不斷進步,又會加快城市化進程,由此導致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居住。在工業化後期,隨着交通條件的不斷改善和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發達國家城市人口又出現向郊區和鄉村疏散的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城務工,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從鄉村向城鎮彙集。這種現象的出現,既與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顯著拉動了城鎮化進程密切關聯,也與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能夠從繁重的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有關
三、中國的人口分佈
(1)我國人口的分佈極不均勻,主要表現爲:東部平原、盆地較多,西部高原山地較少;
(2)大致以黑龍江黑河——雲南騰衝一線爲界,以東以南人口較爲稠密,以西以北較爲稀疏;
(3)我國人口東南多,西北少的原因:
①東南部:季風氣候,溫暖溼潤,水熱條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多;交通便利,工農業發達,城市較爲稠密。
②西北部:氣候乾旱,降水少;以高原和山地爲主,耕地少;交通不便,工農業落後。
方法技巧
世界人口分佈特點及其形成原因
分佈區
原因
區域性
人口密集區
亞洲東部與南部
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類聚居歷史悠久;
②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
西歐
①資本主義發展最早;
②商業貿易活動頻繁;
③世界重要的工業地帶
美國東北部(五大湖區)
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和金融貿易區
人口稀疏區
北美洲、亞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帶;撒哈拉、中亞、澳大利亞的沙漠地帶;亞馬孫、剛果河流域的溼熱地帶;南極洲大陸區
地帶性
緯度分佈
世界上人口集中分佈在北半球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帶
北半球中低緯度地區氣候適宜,自然條件優越
海陸分佈
沿海地區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
垂直分佈
平原地區地勢平坦,土壤
深厚、肥沃,發展農業生產的條件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