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食之旅2-1》味蕾狂歡遊世界 國寶海鮮誘人、老巴剎必朝聖

新加坡國寶海鮮 老饕也愛這一「味」

新加坡的代表美食辣椒螃蟹有「新加坡國寶海鮮」、「新加坡國菜」的美名。 (陳韻萍攝)

提到新加坡的代表美食,辣椒螃蟹絕對榜上有名,辣椒蟹甚至有「新加坡國寶海鮮」、「新加坡國菜」的美名,想要品嚐辣椒蟹讓人吮指的美味,名氣響亮的「珍寶海鮮餐廳」(河濱坊)可說是全新加坡最有名的辣椒螃蟹店家。

辣椒螃蟹是店家的得獎名菜,嚴選的上等活蟹經過特製獨門辛香料與番茄醬烹調,香氣十足,蟹肉厚實飽滿又香甜,吃起來飽嘴過癮;辣椒蟹橘紅色的醬汁非常下飯,可拌飯或沾裹炸饅頭一起食用,微辣中帶着些許酸甜,順口唰嘴。

除了得獎辣椒蟹,招牌的胡椒蟹也是鎮店之寶,辣椒蟹色澤誘人、醬汁風味濃重;胡椒蟹在色澤與調味上看似單薄,味道卻一點也不遜色。鮮活青蟹以嚴選的黑胡椒細工炒香,再輔以店家特調的奶油和濃香醇厚的醬料,將充滿鑊氣的螃蟹裹得嚴實,螃蟹的鮮甜加上黑胡椒辛辣的強烈氣味直逼腦門,嗆辣鹹香的多重滋味十分誘人,讓人只想徹底「搜刮」蟹肉,把它「吃幹舔淨」。

此外,麥片蝦、摩卡排骨、脆炸蘇東仔(小墨魚)等都是店家推薦的風味美食,值得一試。「珍寶海鮮」總店緊鄰新加坡河,戶外開放式的用餐空間可欣賞河岸美景,頗有一番情趣。用餐時段客人多,建議提早預訂。

「珍寶海鮮餐廳」(河濱坊)是新加坡最有名的辣椒螃蟹店家。(陳韻萍攝)

辣椒螃蟹是「珍寶」的得獎名菜,蟹肉厚實飽滿又香甜,香氣十足。(陳韻萍攝)

自種蔬果入饌 米其林入選綠「食」尚

近幾年,綠「食」尚風潮崛起,餐飲業極爲重視食物的碳足跡,「Open Farm Community」餐廳是新加坡最早結合農場及餐飲的品牌,主打從產地到餐桌零距離,以餐廳自營農場的蔬果逐步「食」踐當季與在地食材的美好理念,傳遞對土地環保的友善態度。

「Open Farm Community」在餐廳外就有一處農場,規模不大,栽種茄子、可食用花卉、洛神花、帝皇烏藍(ulam raja)等多種蔬果,還有養雞,這些植物皆可變身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供饕客嚐鮮,落實產地到餐桌零距離。自家種植的有機蔬果入菜,不但新鮮又無農藥,碳里程爲0,受到不少民衆喜愛。

招牌的胡椒蟹是「珍寶」的鎮店之寶,嗆辣鹹香十分誘人。(陳韻萍攝)

餐廳以大量的玻璃打造,挑高的空間寬敞時尚,加上木頭色系的地板、柱子和椅子,整片窗戶當作隔間,還可直接看到餐廳外的農作。室內外相通的用餐空間,成功延續大自然的元素,環境舒適宜人,用餐時間經常客滿,還有不少外籍人士造訪。該餐廳在2021年榮獲米其林入選餐廳。

「Open Farm Community」以套餐爲主,共有前菜、主菜、甜點、飲品,不少餐點可見花卉入菜,五顏六色的食用花卉搭配精美的擺盤,讓菜色美得就像藝術品,質感瞬間升級。記者點的「Ceviche檸檬汁醃生魚」前菜,Ceviche是秘魯常見的菜色,以檸檬汁醃生魚丁,透明白色的酸漬鯛魚片以花瓣和綠葉點綴,不只嘴巴有口福,視覺也跟着享福。主菜「油封鴨腿」(Confit Toh Thye San Duck Leg),鴨肉軟嫩、香料賦味、乳白色玉米粥滑順、鮮豔的金蓮花則爲這道菜增添了微妙的胡椒味,層次豐富。

麥片蝦是新加坡著名菜式之一,酥脆香烤的麥片略帶甜味,搭配炸蝦美味可口。(陳韻萍攝)

百年老巴剎 觀光客聞「香」而來

如果想要體驗新加坡的街邊美食,那就不可錯過擁有百年曆史的老巴剎,該處是政府興建的室外開放式熟食中心(Hawker center),聚集超多美食小販,有點類似臺灣的圓環和室內夜市,物美價廉,不過老巴剎規模較圓環大上許多,可以品嚐到不少充滿在地特色、價格親民的豐富美食,像是烤𫚉魚、烤蝦、辣椒螃蟹、肉骨茶、叻沙湯麪、沙嗲、冷飲冰品等,品項之多令人看得眼花撩亂。

老巴剎不只美食種類多,客人也多,除了在地人,還吸引不少觀光客聞「香」而來,這裡可以一次遍嘗多種南洋風道地美食,絕對是個痛快打牙祭的好地方。來到老巴剎用餐,建議先找空位再點餐,因爲美食種類實在太多,人多有優勢,可以共享不同的美味。記者試吃罕見的「烤𫚉魚」,魚肉鮮美,搭配特製辣醬非常

加分,會一口一口吃不停,因爲屬於重口味美食,建議搭配開水或飲品。

脆炸蘇東仔(小墨魚)是店家推薦的風味美食,酥脆甘甜很唰嘴。(陳韻萍攝)

「珍寶海鮮」總店緊鄰新加坡河,戶外開放式的用餐空間可欣賞河岸美景。(陳韻萍攝)

此外,烤蝦也是記者建議必點的美食,老巴剎裡不少攤位都賣烤蝦,烤得香噴噴的鮮蝦,鹹香味撲鼻而來,光聞其味已勾起肚子裡的饞蟲;滿滿一大盤的烤蝦搭配冷飲,真的非常解憂。店家也很貼心,會把蝦殼剝掉再用竹籤串起,方便客人食用。新加坡獨特Hawker center(熟食中心、小販中心)文化在2020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來此祭祭五臟廟順便體驗星國接地氣的庶民日常。

「Open Farm Community」餐廳是新加坡最早結合農場及餐飲的品牌,訴求從產地到餐桌零距離。(陳韻萍攝)

「Open Farm Community」餐廳外有自營農場,規模不大,栽種茄子、可食用花卉等多種蔬果。(陳韻萍攝)

農場栽種的食用花卉變身餐桌上的美味佳餚,落實產地到餐桌零距離。(陳韻萍攝)

餐廳以大量的玻璃窗當作隔間,引進大量自然光,空間寬敞舒適。(陳韻萍攝)

餐廳內外相通的用餐環境,成功延續大自然元素,感覺空間更延伸。(陳韻萍攝)

「Open Farm Community」在2021年榮獲米其林入選餐廳。(陳韻萍攝)

前菜「Ceviche檸檬汁醃生魚」是秘魯常見的菜色,以檸檬汁醃生魚丁,鹹酸開胃。(陳韻萍攝)

主菜「油封鴨腿」鴨肉軟嫩、香料賦味,金蓮花是裝飾也是調味。(陳韻萍攝)

記者採訪當天巧遇園丁Mahzuz在田園裡採收,剛採收的小花可直接食用。(陳韻萍攝)

「Open Farm Community」農場栽種可食用花卉,新鮮無農藥,可直接入菜。(陳韻萍攝)

擁有百年曆史的老巴剎是星國政府興建的室外開放式熟食中心,聚集衆多美食小販。(陳韻萍攝)

老巴剎可以品嚐到不少充滿在地特色、價格親民的豐富美食,照片爲南洋沙嗲串。(陳韻萍攝)

「烤𫚉魚」魚肉鮮美,搭配特製辣醬非常加分,屬於重口味的菜色。(陳韻萍攝)

老巴剎裡不少攤位都賣烤蝦,店家會貼心把蝦殼先剝掉,方便客人食用。(陳韻萍攝)

國土面積如彈丸之地的新加坡,幾乎可嚐遍全球各地的特色美食,堪稱「美食天堂」。(陳韻萍攝)

老巴剎可以一次遍嘗多種南洋風道地美食,吸引不少觀光客聞「香」而來。(陳韻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