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可畏級巡防艦 首次試射紫菀30防空飛彈

新加坡可畏級防空巡防艦試射紫菀30飛彈,可見到這支飛彈有巨大的加力器,證明不是早期配裝的紫菀15。(圖/Singapore Navy )

新加坡海軍「可畏號」防空巡防艦(RSS Formidable,R68)在4月初首次試射「紫菀30」(Aster 30)防空飛彈,成功摧毀了空中的無人機靶標。

軍事網站ArmyRecognition報導,舷號68的可畏號,是該級軍艦的1號艦 ,也就稱爲「可畏級」。這型軍艦讓人聯想到法國拉法葉級(La Fayette class),事實上它就是拉法葉級的新加坡客製化版本,比原先的拉法葉級更着重防空作戰,在塔桅上加裝了泰雷茲「武仙座」(Thales Herakles)S波段相控陣雷達,具有2000年時期極好的空中搜索能力。

可畏級是拉法葉級的特製防空版,爲了承載龐大的泰雷茲「武仙座」雷達,避免造成重心不穩,艦橋只能降低高度,這使得可畏級的航行視野較差。(圖/Singapore Navy )

作爲交易的一部分,1號艦可畏級在法國建造,後續5艘姐妹艦則由新加坡科技海事公司在國內建造,增強自行造船能力和技術轉移。可畏號於 2004 年 1 月下水, 2007 年正式服役。

這場演習是可畏級前往法國土倫港附近海域進行,包括新加坡海軍司令屈堅文( Sean Wat) 少將和艦隊司令關漢聰( Kwan Hon Chuong )少將親自登上可畏號,見證了飛彈的成功發射。他們的出席凸顯了這次演習對於新加坡海軍作戰發展的戰略重視程度。同時,新加坡海軍也對法國國防科學技術局 (DSTA)、法國國家海軍部、地中海國防軍 (Cecmed) 和法國武器裝備總署 (Direction Generale de l'Armement) 都表達感謝。

早先可畏級配備的是射程較短的紫菀15,如今逐步改成更進步,射程也更長的紫菀30飛彈,這一次演習也是首次射試,同時演練了雷達系統的即時探測、追蹤和飛彈摧毀機動空中目標的能力,不僅證明了該系統在作戰條件下的有效性,而且強調新加坡海軍 (RSN)的訓練水準。

紫菀30 逐步成爲歐洲各國軍艦的主力防空飛彈,試圖對標美國的愛國者系列與標準系列,它可對抗各種空中威脅,包括戰鬥機、無人機、巡弋飛彈和戰術彈道飛彈。飛彈長度 4.9公尺,重 450 公斤,速度可超過 4.5 馬赫,可打擊 120 公里外、飛行高度高達 20 公里的目標。採用慣性導航、中段更新和主動雷達導引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末端導引,即使在電子戰環境下也能精確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