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1「自由鷹」低成本防空飛彈首次試射 研發僅107天

由新創公司「藍色光環」所研發的FE-1飛彈,目的是廉價與可大量生產,它的設計與研發都很快速。(圖/BlueHalo)

新創公司「藍色光環」(BlueHalo) 所研發的低成本防空飛彈「自由鷹1式」(FE-1) ,在亞歷桑納尤馬試驗場首次試射。該飛彈是美國陸軍「下一代反無人機計劃」 (C-UAS)一部分,期望以一種成本相對低,能夠快速批量生產的防空武器,來對抗廉價又數量多的無人機威脅。

戰區(TheWarzone)報導,FE-1的試射是在今年1月16~18日進行,但確是最近才宣佈的,這可能反應美國陸軍對下一代反無人機飛彈的重視,要等到完成一切數據分析之後才願意對外公開。

藍色光環公司執行長曼尼馬克( Jonathan Moneymaker)表示:「鑑於最近發生的全球事件,包括歐洲、紅海和臺灣的活動,我們積極主動推進FE-1飛彈的開發,期望在更短的時間,滿足各地方的防衛需求。」

報導稱,尤馬試驗場的實彈演示,進行了3枚飛彈試射,均成功的按計劃完成飛行,收集了影像資料、系統和感測器數據、雷達軌跡等等重要參數,以評估飛彈的導引、導航和控制系統。

爲了早日讓飛彈儘快投入使用, FE-1的研發可謂是出奇的快,從紙面設計到原型樣彈,僅花了107天;甚至爲了加快試射工作,它連發射箱都還沒有設計,僅安裝在平板拖車上,由簡單的籠狀結構來固定飛彈。

藍色光環的概念圖,則是4聯裝發箱式發射器,安裝在史崔克8輪甲車(Stryker 8×8)爲基礎的專用發射車上。

FE-1 專爲對抗3級大型無人機而設計。美國軍方將 3 級無人機,定義爲「重量在25至600公斤之間,飛行高度在 1066至5496公尺之間,最高速度在 100 至 250 節之間(時速185~463公里)。

爲了應對此類威脅,FE-1 必須有更高的機動性、射程和快速發射能力。

除無人機外,FE-1也必須能夠攔截其他「更大規模的空中威脅」,並與現有基礎設施,與指揮與控制 (C2) 系統相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