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經濟隨筆:以更優服務激活假日經濟
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 題:新華社經濟隨筆:以更優服務激活假日經濟
新華社記者吉哲鵬
今年“五一”假期,我國旅遊市場整體呈現火熱而有序的景象。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假期5天,全國國內出遊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遊客出遊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
亮眼數據的背後,離不開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供給、文旅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也離不開各地優化服務護航假日經濟的創新實踐。
讓更多遊客吃得舒心,“機關食堂給遊客提供平價美食”正從個例變成現象。在重慶市榮昌區、甘肅省敦煌市等地,政府機關食堂放假不打烊,面向社會開放,“機關竈”變成了“遊客竈”,特色美食吸引不少遊客前來體驗。
讓更多遊客住得安心,不少城市精心打造旅遊住宿品牌。山東濟南發佈“今晚住濟南”旅遊住宿品牌,打造覆蓋全面、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旅遊住宿接待體系;河南洛陽打造升級“洛陽宿”品牌,推動城市民宿展示地域文化,形成品牌效應。這些舉措豐富了遊客的住宿選擇,也積極構建多維場景,激發文旅消費活力。
讓更多遊客出行順心,許多地方實施公交免費乘坐、停車場免費開放等措施。如江蘇蘇州300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停車場在“五一”期間免費開放,提供了近3.5萬個停車位,緩解停車難。
讓更多遊客玩得開心,各地順應消費者從“打卡式旅遊”轉向“沉浸式體驗”的需求轉變,通過品質服務升級,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在山東日照一處景區,工作人員駕駛小車沿海邊灘塗拋撒蛤蜊,讓遊客能夠輕鬆體驗趕海的樂趣。這一“花式寵客”的貼心舉措,也被網友稱讚“情緒價值拉滿”。
遊客“用腳投票”是最真實的反饋,用心用情的服務創新總會迎來回報。以雲南墨江縣爲例,今年,這個縣把傳統民俗活動“抹黑臉”狂歡進行了升級,將原本不易清洗的鍋底灰替換爲以咖啡粉爲主要原料的抹黑臉粉。這一帶着咖香的創新也爲當地旅遊提供助力——“五一”期間,全縣共接待遊客26.97萬人次,同比增長36.63%;實現旅遊消費2.67億元,同比增長39.79%。
假日消費是觀察經濟活力的重要窗口,上述各種創新舉措,體現了各地對假日消費趨勢變化更精準的把握。隨着假日經濟的發展,消費從基礎物質需求向精神體驗需求升級,將更依賴服務創新。以更優的服務增強消費體驗,才能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將“流量”轉化爲“留量”。
不僅是今年“五一”假期,從近年來走紅的爆款項目、熱門城市來看,文旅產業愈發注重“體驗爲王”。有旅行社負責人說,當前文旅行業呈現三個新特徵:遊客需求從“走馬觀花”轉向“深度體驗”,服務標準從“有沒有”升級爲“優不優”,產業競爭從“資源比拼”轉向“體驗決勝”。
以更優服務激活假日經濟,不止於口號,更在於行動。優化服務不是簡單的硬件升級,而是要求政府部門以系統性思維構建文旅服務體系,通過精準匹配供需、革新服務理念、重構產業生態,形成“體驗-消費-再體驗”的良性循環。
繁榮假日經濟,要切實把“遊客視角”融入到文旅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以遊客體驗爲標尺不斷校準調優軟硬件設施。以更優質的服務、更新穎的業態、更多元的場景來激活假日經濟,讓人們“心有所動、行有所至、遊有所值”,才能釋放更大的經濟增長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