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經濟隨筆:“西”引力從何而來?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題:“西”引力從何而來?
新華社記者謝希瑤、胡旭
西安,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重慶,第七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成都,第二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連日來,三場國際盛會在我國西部地區密集舉行,奏響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樂章。
廣袤西部,涵蓋12個省區市,與十多個國家接壤,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近年來,西部地區日益走向開放前沿,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加快形成,正是我國對外開放向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挺進的生動寫照。
西部,吸引力何來?
地處亞歐腹地,連接東西方,西部地區自古就是重要的貿易樞紐之地。如今,古道駝鈴遠,絲路汽笛鳴,西部獨特的區位優勢愈加凸顯。
“來重慶是我們最明智的一個選擇!”一家企業負責人這樣感慨。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這家企業生產的汽車零部件出口東南亞地區的物流週期從30天左右縮短至18天左右,物流成本下降約50%。
古老的商道被喚醒,開放的空間再打開。如今的西部,高鐵飛馳、公路成網、航線加密,中歐班列通達歐洲,西部陸海新通道連接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奔涌。
道路通,百業興。全球2/3的iPad、近8000萬檯筆記本電腦、超1億臺智能手機……內暢外聯的國際門戶樞紐,讓一個個高端製造產品從川渝走向世界。
2003年第四屆西博會上,英特爾簽約落戶成都,拉開“IT西進”大幕,爲成都建設電子信息萬億級產業集羣埋下伏筆。正在舉行的第二十屆西博會上,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型顯示、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目不暇接,孕育着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如今,越來越多客商在中國西部做起“全球生意”。他們看中的,更是這裡資源富集,潛力深厚,機遇無限,大有可爲。
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風光資源充沛,貴州礦種多、儲量大,新疆、青海、西藏等地人文風情獨特……西部地區獨特的資源稟賦與產業發展環境,蘊含着鞏固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的廣闊空間。
西部的開放機遇,不僅來自對外敞開大門,也來自對內融入全局。多年來,“西電東送”“西氣東輸”“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不僅將西部的資源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也有力支撐東部地區發展需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工合作、協同並進”的良好局面。
“現在在中西部的投資約佔我們在中國新增投資的一半。”參加第七屆西洽會的普洛斯集團高級副總裁鄭覆說。這家2003年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投資主要集中在物流供應鏈、人工智能、算力、能源等領域。
這是對西部的信心,更是對於中國的信心。
“鞏固東部沿海地區開放先導地位,提高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開放水平”“要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黨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蘊含統攬全局、經略西部的深刻考量,彰顯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信心。
中國經濟空間廣闊,西部每一寸土地上的火熱創造,都是中國努力追求更平衡更充分發展的生動註腳,都展現着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前景。
隨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越拓越寬,西部這片廣闊美麗的國土,必將在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釋放更加強大的吸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