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愿景》安平開臺天后宮 大廟經濟發威
臺南安平開臺天后宮文化基金會推出結合廟宇、景點、商圈的深度小旅行導覽解說服務。(安平開臺天后宮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安平開臺天后宮近年不斷髮展文創與觀光「大廟經濟」的影響力。(洪榮志攝)
曾有多年國外工作經驗的高科技退休英文志工鄧瑞清(右一),常被安排接待外國旅客。(安平開臺天后宮基金會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安平區長蕭泰華。(摘自安平區公所網站/洪榮志臺南傳真)
動員令─臺南市安平區
1668年建廟的臺南安平開臺天后宮,不僅是臺灣本島最早的媽祖廟,廟方成立的財團法人安平開臺天后宮文化基金會,近年來更不斷髮展文創與觀光產業,希望發揮「大廟經濟」的力量,並以「公益回饋」與「社區經營」爲目標,與地方共生共榮,體現媽祖信仰「慈悲爲懷」的核心精神。
體現媽祖信仰 慈悲爲懷
古稱「大員」的安平,不僅是「臺灣」之名的由來,更因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及古蹟,吸引大批遊客前來。過去只是安平地區4大公廟之一的開臺天后宮,並不負責帶動地方經濟的任務,自從在馬來西亞經商有成的企業家盧友禮,返鄉接任主任委員及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改由「經濟」角度思考如何發揮廟宇影響力,開臺天后宮便走上不一樣的道路。
「我在做事業的過程中,受到媽祖很多庇佑,有生之年一定要將媽祖慈悲的精神發揚光大。」盧友禮找來擅長行銷及文創的退休區長林國明,推出以「大廟經濟」爲主軸的發展路線,並申請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補助,不僅成功推出多條結合廟宇、景點、商圈的深度小旅行導覽解說服務,還打造出文創服務中心,擴大安平天后宮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以及與地方的聯結。
深度導覽 創造就業機會
林國明表示,深度導覽解說服務深受遊客歡迎,每個月平均接待逾60個團體、創造至少10萬元的營收。由於導覽內容不僅涵蓋開臺天后宮的建築、文物、神蹟及歷史,甚至擴及安平知名古蹟、景點、老街、商圈店家,在基金會的培訓下,每位導覽員猶如安平地區的活歷史,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林國明說,深度導覽解說服務結合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爲45歲以上的中高齡及弱勢者創造就業機會,基金會再從中挑選合適的解說員展開培訓。除了外型佳、口條好、有熱忱,還要對地方文史有所瞭解,好人才難覓,每年進用的導覽員也都來來去去,但3年多來仍有黃、劉等2人留用併成爲基金會「王牌」。
林國明表示,基金會的導覽解說服務,採用多元就業者加志工的「雙軌服務」,甚至還有英文導覽,除了廟內10分鐘當場抽籤的「媽祖靈數」導覽,也有延伸到廟外盧經堂、安平古堡、小砲臺、西㡣殿、安平老街等景點,全程約1小時的解說。其中,曾有多年國外工作經驗且具碩士學位的高科技退休英文志工鄧瑞清,更因導覽解說生動有趣,不僅經常被安排接待外國旅客,更常常被「老點」指名服務。
石獅爲何斜36度 有典故
「你知道爲何天后宮前的一對石獅要斜36度嗎?」林國明指出,一般道教廟宇前的石獅一定會擺正位置,但安平開臺天后宮前的石獅爲了對應廟後的36官將罕見地斜了36度,「如果沒有人解說,來10趟也不會知道這段典故」。
另外,大員第一位首富住家的盧經堂,屋內格局即是風水寶地;西㡣殿裡的神明爲何要抽菸?「安平無論古蹟、景點或廟宇,背後都有許多故事」,林國明強調,推出小旅行導覽解說服務,就是行銷安平,希望吸引更多人進來、創造更多商機。
在地的臺南市議員盧昆福十分肯定安平開臺天后宮在「文化傳承」的貢獻,他認爲,許多年輕人不清楚家鄉的歷史、故事,開臺天后宮透過舉辦深度導覽活動,讓在地及外地的年輕人瞭解安平的歷史文化及故事,進一步強化與安平的聯結,對地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
文創營收驚人 都做公益
另外,廟內的文創服務中心4年來也開發出上百種文創產品,並締造驚人的營收。重要的是,林國明強調,文創產品的營收,扣除成本、管銷後,高達8成的盈餘全數用來「做公益」,除了急難救助在地的弱勢族羣之外,還資助當地弱勢學童營養午餐、幫助學子訓練、出國比賽,甚至捐贈義消裝備,只要區內有人真的需要幫忙,廟方都會伸出援手,展現媽祖的「慈悲」精神。
「有人潮,就有錢潮!」建平里長傅建峰觀察到,近年安平天后宮打響名氣,吸引許多外地遊客及進香團前來參拜,連帶讓周邊商家獲得實質的利益,促進地方經濟的效益頗爲明顯。
安平區長蕭泰華更指出,推動「大廟經濟」對地方發展相當有幫助,開臺天后宮結合安平地區10個角頭社共同推出的導覽活動,不僅發揚在地文化,還能促進地方經濟,加上公部門的助力,操作方式非常不錯。未來可以收集地方人士及旅客的意見與建議,持續結合公所、市府等公部門的資源,針對細節部分滾動式檢討,進一步擴大「大廟經濟」的效益。
動員令─臺南市安平區
● 人口數:7萬1207人(2025年8月底)
● 土地面積:11.0663平方公里
● 鄉鎮市區古名:大員
● 安平區長蕭泰華的一句話:大廟經濟是公私協力最好的見證。
● 知名人物:朱玖瑩(書法家)、何傳(永豐餘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