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 重投研發競逐汽車智能化賽道,四維智聯背靠大樹好不好乘涼?

智能駕駛產業整合者四維圖新(002405.SZ)的參股公司四維智聯(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維智聯”),繼去年獲得滴滴科技的額外戰略投資後,今年正式向資本市場發起了衝刺。

前不久,四維智聯遞表了港交所。據招股書介紹,以2024年的情況來看,四維智聯在所有國內一級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排名第十,市佔率0.1%,並在全球以軟件爲驅動的中國一級供應商中排名第三。此外,該公司的艙泊一體解決方案的服務量在全國排名第二。自成立算起,四維智聯已累計向客戶交付了超過1590萬套智能座艙軟件解決方案及超過155萬套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截至6月20日,公司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已被國內約250家整車廠中的約20%採用。

不過對於四維智聯來說,其若想要在資本市場裡走得更遠,公司或許仍有許多值得進一步優化的地方。譬如,以核心財務數據的變動趨勢來看,2024年公司的收入指標雖然避免了前一年大幅度下滑的窘境,但目前看似乎還只能說是企穩;至於利潤指標,現階段公司的淨虧損還在擴大,後續能否儘早兌現盈利預期,這預計也會是投資者們的核心關切之一。

背靠大樹好不好乘涼?

四維智聯的歷史最早可以向前追溯到2015年,彼時,四維圖新北京首次收購四維智聯北京51%的股權。2018年,四維圖新北京進行業務重組以分拆由四維智聯北京進行的智能網絡業務,進而精簡其業務、核心資產、知識產權及主要僱員。在重組過程中,四維智聯北京改組爲四維智聯的附屬公司之一。時鐘撥到2020年,四維智聯的前身南京四維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轉眼間來到今年4月,該公司改製爲股份有限公司,並同步完成了更名。

智通財經注意到,除四維圖新集團外,四維智聯的股東名單裡還包括了滴滴科技、MTK、Tencent Mobility和蔚來資本基金等。不難想見的是,既有這些身處於汽車及科技領域的股東們“撐腰”,四維智聯後續開展業務、拓展市場時將會得到一定的關照。就以四維圖新北京爲例,四維智聯與其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未來雙方將就包括地圖導航、芯片、集成智能座艙及自動駕駛等領域開展合作;無獨有偶,四維智聯亦與第二大股東滴滴科技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就桔視設備展開合作,同時還會結合滴滴科技生態進行共同探索,並協同研發智能座艙軟件解決方案。

一衆明星股東加持,不過就眼下來說,四維智聯距離兌現業績增長預期似乎仍有較長的路需要走。數據顯示,2022-2024年,四維智聯的收入分別爲5.39億元、4.77億元、4.79億元。拆分結構來看,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主要都來源於軟硬一體化解決方案業務,對應各年度收入佔比分別爲69.4%、65.4%、49.1%。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就規模看,該業務目前正處於萎縮通道,由22年的3.74億元一路減少到24年2.35億元。同期,四維智聯的智能座艙軟件解決方案業務收入則穩步走高,由22年的1.63億元增加至24年的2.43億元,去年時該業務的收入佔比已升至了50.8%,“接棒”成爲公司第一大業務。

在盈利方面四維智聯亦存在較大改善空間,22-24年,該公司的毛利分別爲1.63億元、1.4億元、1.4億元,對應毛利率30.2%、29.4%、29.2%。同時,四維智聯的淨虧損也還處於不斷放大的趨勢中,期內分別爲-2.04億元、-2.65億元、-3.78億元,暫時仍看不到拐點出現的跡象。

港股上市以逐鹿汽車智能化浪潮?

在技術進步的驅動下,全球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行業已從機械化階段演進至電子化及智能化階段。就拿國內市場來說,得益於尖端科技、完善產業鏈及乘用車市場需求的共同催化,中國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行業迅速發展,至2024年該領域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322億元,在2020-2024年間複合年增長率達到了23.3%。另據預測,到2029年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容至3130億元。

雖說是千億級大市場,不過時至今日國內乃至全球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行業的競爭格局依然較爲分散,暫未出現市場影響力達到統治級的巨無霸型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裡的前十大一級供應商的全球市佔率加起來尚且不足15%,這其中排名第一的龍頭公司全球市佔率更是隻有5.7%。

面對蓬勃發展但同時又十分分散的市場,緊抓機遇趁早卡位並佔據優勢位置,這自然就是四維智聯的當務之急。事實似乎也正是如此,近年來,四維智聯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2-24年,該公司的研發開支佔收入比重分別爲21%、21.7%、43.8%,尤其是在24年呈現出顯著放大的特徵。據瞭解,四維智聯正基於SA8155P芯片,對艙泊一體解決方案進行鍼對性的增強與優化,並新增了自動泊車輔助功能。同時,公司方面也正計劃基於SA8255、SA8775、MT8676和MT8678等多款芯片的高計算能力,實現智能座艙體驗的全面升級。目前,公司正在開展的研發項目包括多屏交互、3D實時HMI,以及AI全景視覺與語音交互、停車記憶輔助及智能駕駛伴侶等。

在還未完全具備自主造血能力的情況下,四維智聯爲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重投研發,這或許也解釋了公司方面爲何想要儘快上市。畢竟,置身於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若能如願登陸港交所,不僅有利於四維智聯拓寬融資渠道,進而滿足後續發展的需求,同時對於公司進一步提高知名度、發展更多客戶亦料將有積極作用。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