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 智能手機端到端解決方案提供商酷賽智能交表,“隱形冠軍”要靠什麼打動市場?
在智能手機行業裡,端到端解決方案模式指的是原始設計製造商模式,該模式下品牌商委託服務提供商提供從產品設計、開發、生產到運營的全流程服務。目前,全球智能手機端到端方案提供商市場已基本由中國公司主導。
日前,酷賽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賽智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請。根據招股書,2024年按出貨量計算,酷賽智能是全球第二大面向本土智能手機品牌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提供商,而在今年一季度,公司更是升至第一。
翻閱酷賽智能的招股書,公司對自己的定位是本土品牌背後的賦能者,是全球本土品牌的推動力量和創新落地執行者,同時還是“中國製造業實力的象徵”。據瞭解,酷賽智能最開始從智能手機品牌起步,歷經多年發展後積累了涵蓋智能手機全價值鏈的豐富行業經驗。2022-2024年,公司的業績實現了連續的增長,不過在去年酷賽智能核心財務數據的增速有所放緩,而這究竟預示着什麼,大概需要留待更多時間來給出“答案”了。
往績保持增長
酷賽智能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自成立以來,公司一直專注於智能手機及主板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從現有的產品結構來看,酷賽智能主要向客戶提供包括智能設備、作爲獨立產品的印刷電路板組件(智能手機核心組件)及互聯網服務,以及研發與設計、物料採購等其他服務。
這裡有必要介紹的一個背景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主要可以劃分爲全球品牌和本土品牌兩類。全球品牌,顧名思義指的便是全球範圍內進行銷售的手機品牌,這類品牌通常知名度較高,如人們耳熟能詳的蘋果、三星、小米、OPPP、vivo等;其餘的智能手機大部分爲本土品牌,主要包括在其所在國的國內市場進行業務經營的手機品牌,也包括運營商自有品牌以及滿足特定需求的“三防手機”等。而酷賽智能的客戶主要便是當地品牌和電信運營商。
在過去幾年裡,酷賽智能的業績保持增長態勢,不過增速有一定程度的放緩。數據顯示,酷賽智能的收入由2022年的17.13億元增加了34.3%至次年的23.02億元,到2024年則進一步升至27.17億元,不過增速放緩至18%。
拆分收入結構,酷賽智能的絕大部分收入來源於智能設備業務,2022-2024年該業務的收入佔比分別爲67%、71.5%、73.5%,可見該業務也是爲其貢獻最大增量的板塊。同期,酷賽智能來源於印刷電路板組件及互聯網服務的收入佔比分別爲29.3%、26.6%、21.1%。另外,公司還有少部分收入來源於其他業務,期內收入佔比分別爲3.7%、1.9%、5.4%。
收入增速有所放緩的同時,酷賽智能利潤指標的增長勢頭也慢了下來。22-24年,公司的毛利分別爲3.28億元、5.04億元、6.06億元,不難看出24年的增速顯著低於前一年。同期,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爲19.2%、21.9%、22.3%。無獨有偶,這期間酷賽智能的淨利潤分別爲1.1億元、2.03億元、2.07億元,在24年時淨利潤指標增長亦接近停滯。
增長後勁猶待確認?
回顧公司經營歷史,酷賽智能始終以國際化視野尋求全球發展。以報告期內表現爲例,按地域劃分,酷賽智能有相當部分的收入都來源於海外地區。數據顯示,22-24年,公司來源於大中華地區的收入佔比分別爲39.1%、33.2%、35%。截至2024年底,酷賽智能的全球銷售網絡覆蓋了超過73個國家或地區,橫跨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和非洲。
在酷賽智能的業務版圖裡,美國市場是公司較爲重要的業務陣地之一,期內酷賽智能來源於美國市場的銷售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爲18.2%、20.9%、24.9%。有鑑於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貿易爭端猶未平息,後續國際經貿局勢仍存在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酷賽智能的海外業務究竟會受到怎樣的影響,目前看依然存在變數。面對這一挑戰,酷賽智能並非沒有應對策略。智通財經注意到,後續公司計劃進一步加速佈局全球各地銷售渠道,持續開拓市場份額。而圍繞該目標,酷賽智能將着重開發包括非洲、中東、拉丁美洲、亞太地區等新興市場國家或地區,以此來儘量規避單一市場佔比偏大的風險。
另外,毋庸諱言的是一直以來酷賽智能所處的智能硬件行業競爭較爲激烈,而身處其間,公司似乎亦採取了“以價換量”的策略來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查閱近年來酷賽智能主要產品的量價表現,22-24年,酷賽智能核心產品消費類智能手機的銷量分別爲196.1萬件、311.1萬件、384.1萬件,平均售價則分別爲572元、510元、500元。三防手機產品亦存在類似情形,22-24年,該產品的銷量從2.1萬件增至7萬件,不過平均售價則由1246元調整至1054元。相比之下,酷賽智能的印刷電路板組件產品價格表現則要相對堅挺。
在向港交所發起衝刺的同一時間,順應時代發展及科技進步趨勢,酷賽智能也正投入更多精力於AI相關技術,並計劃通過加強研發來推出更優秀的AI功能,以此強化自身的平臺化和模塊化建設。後續,酷賽智能究竟能否憑藉自身在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的光環打動港交所,乃至於公司的資本市場之旅又將會如何演繹,智通財經將保持關注。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