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活躍、韌性,5.9%、48.5%……透過“關鍵詞+數據”看經濟繁榮發展活力

(原標題:新高、活躍、韌性,5.9%、48.5%……透過“關鍵詞+數據”看經濟繁榮發展活力)

央視網消息:透過數據看活力。7月22日,多部門發佈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經濟穩中有進。

上半年非銀行部門跨境收入和支出創新高

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計7.6萬億美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跨境資金淨流入1273億美元,延續2024年下半年以來的淨流入態勢;境內外匯市場交易量總計2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2%。外資總體淨增持境內股票和債券。

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達6.8萬億元,同比增長5.9%,佔GDP比重爲10.3%。

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7月22日發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向參保企業發放穩崗資金62億元,支持培訓等促就業支出113億元。

社保方面,上半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餘9.83萬億元。社會保障卡功能進一步拓展。全國持卡人數達13.9億人,覆蓋98.9%的人口,其中領用電子社保卡10.97億人,覆蓋77.9%的人口。

6月末外匯儲備餘額爲33174億美元

通過一組最新發布的經濟數據,來數說經濟。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22日下午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餘額爲33174億美元,較2024年末增加了1151億美元。此外,上半年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計7.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4%,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人民幣在跨境收支的比重達到了53%。

科創板7月22日迎來開市6週年。6年來,科創板以註冊制改革爲抓手,支持優質科技企業上市,IPO與再融資募集資金合計超1.1萬億元。上海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科創板累計支持589家公司上市,IPO募集資金9257億元,再融資募集資金1867億元,總市值超過7萬億元。

中國民航局7月22日發佈消息,2025年上半年,民航運輸規模再創新高,運行效率持續提升,民航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2025年上半年,民航全行業完成運輸總週轉量783.5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3.7億人次、貨郵運輸量478.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4%、6%、14.6%,運輸規模再創新高。

上半年,國際客運航線淨增123條,國際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28.5%;國內、國際貨郵運輸量同比分別增長8.9%、23.4%,新增國際貨運通航點16個。

上半年,民航運行效率持續提升,飛機日利用率9小時,同比提高0.2小時。全國航班正常率91.7%,千萬級機場近機位靠橋率85.5%,同比分別提高5.3、1.7個百分點。

另外,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實現安全有序發展。上半年,實名登記無人機總數突破272.6萬架,累計飛行2447萬小時,同比增長149%。

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收入同比增長13%

7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的相關情況。

據介紹,國際收支是對居民和非居民之間各類經濟交易的彙總和記錄。通過國際收支平衡表和國際投資頭寸表,可以全面反映一國對外經濟發展和經濟內外部平衡狀況。初步統計,2025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2.4%,服務貿易更加活躍。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賈寧介紹,我國持續優化外籍來華人員服務,擴大簽證便利化,外籍來華旅行熱度提升。受此支撐,2025年上半年,服務貿易收入同比增長13%。其中,跨境旅行收入增長42%,服務貿易支出增長2%,服務貿易逆差下降14%。

數據還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國對外負債7.1萬億美元,對外資產10.7萬億美元,資產與負債相抵後,淨資產爲3.6萬億美元,顯示出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

上半年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12.92萬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7月22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貸款結構持續優化,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上半年,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12.92萬億元,顯示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保持較高水平。

從投向看,新增貸款主要投向製造業、基礎設施業等領域。國民經濟重點領域信貸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本外幣綠色貸款增加5.35萬億元。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高新技術企業貸款量增、面擴,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分別爲22.9%和8.2%。

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35.57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助學貸款餘額2677億元,同比增長28.4%;涉農貸款餘額53.19萬億元,同比增長7.4%,增速均高於各項貸款增速。

房地產貸款增速回升,2025年二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餘額同比增長0.4%,增速比上年末高0.6個百分點。

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展現較強韌性

2025年以來,外匯形勢複雜多變,風險挑戰明顯增加,但人民幣匯率總體保持基本穩定。在7月22日的發佈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還介紹了我國防範化解外部衝擊風險的情況。

面對外部衝擊,我國外匯市場頂住壓力、運行平穩,表現出較強韌性。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介紹,2025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1.9%,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7.15—7.35之間雙向浮動。既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也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從遠期、期權等外匯市場指標來看,當前市場對人民幣沒有明顯升值或者貶值的單邊預期。

李斌介紹,2025年來華各類投資總體向好。1—5月,股權性質來華直接投資淨流入311億美元,同比增長16%。來華證券投資淨流入約330億美元,逆轉了2024年下半年淨流出態勢。從對外投資看,1—5月,股權性質的對外直接投資519億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對外證券投資保持活躍。

李斌表示,持續優化外匯政策供給,深化外匯領域的改革和開放,提升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同時,也強化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堅決防範市場單邊預期發散,嚴厲打擊外匯領域的違法違規活動。

上半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9055億元

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瞭解到,2025年上半年,我國通信業運行基本平穩。電信業務總量和收入保持增長,5G、千兆用戶規模持續擴大,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保持較快增勢。

數據顯示,上半年,電信業務收入保持正增長,累計完成9055億元,同比增長1%。按照上年不變價計算的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9.3%。

上半年,固定寬帶接入用戶規模穩步增長。截至6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6.84億戶。其中,千兆及千兆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佔總用戶數的33%。5G網絡建設持續推進。

截至6月末,5G基站總數達454.9萬個,佔移動基站總數的35.7%;5G移動電話用戶達11.18億戶,佔移動電話用戶的61.8%。移動互聯網流量也延續了較快增勢,上半年,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1867億GB,同比增長16.4%。

我國日均約1.8億人次跨區域出行

“十四五”以來,我國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成率超過90%。日益完善的交通設施網絡讓人員貨物的流動更高效,彰顯了繁榮發展的活力。

“十四五”以來,我國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成率超過90%。在過去一年中,平均每天約有1.8億人次跨區域出行、每天運送1.6億噸貨物、每天攬收4.78億件快遞。

軌道交通、常規公交、慢行交通網絡融合發展。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約1.1萬公里,居世界首位。城市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175萬公里,比“十三五”末分別增加了48.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