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代用媽媽方法學外語 全國科學科普專業英文大賽連3年得獎

2024第五屆科學與科普專業英文能力大賽全國總決賽,國立員林高中學生分獲1冠軍、4亞軍、3個季軍及兩個金頭腦。記者簡慧珍/攝影

2024第五屆科學與科普專業英文能力大賽全國總決賽,國立員林高中10名學生分獲前三名及金頭腦獎,另得到團體組的生物科學冠軍、人工智慧季軍,個人與團體的表演加總榮獲全國總冠軍。

全國科學與科普專業英文能力大賽由教育部委請國立科學教育館、臺灣師大、新北市教育局合辦,比賽的科學專業英文項目6個科目,科普專業英文項目5個科目。第五屆分區賽去年11月舉辦,全國總決賽今年3月舉辦,因比賽跨年都冠上2024年。

第五屆全國總決賽75校、200多名科學與科普專業英文高手參加,員高學生13人蔘賽,10人獲1冠軍、4亞軍、3個季軍及兩個金頭腦總,獎數創校史最高紀錄。校長楊豪森今表示,特別感謝物理科教師倪赫擎除了平日指導,比賽帶隊自掏腰包補助學生旅費、賽後送獎金,無私奉獻令人敬佩。

得獎學生中,一年級和二年級的科學班學生吳宜蓁,參加科學與科普專業英文能力大賽培訓,知道同名同姓,都覺得「太巧了」,兩人外型不同,平日沒在一起上課,老師和同學不會搞混,培訓時同一教室,指導老師倪赫擎要講出年級加姓名來區分。這次她們參加不同學科競賽都得亞軍,表示「真巧合」。

新二代吳泰均就讀大同國中時已喜歡理科,升學員林高中獲教師陳芳君鼓勵,連續3年參賽,依規定得獎項目不能年年參加,他先後得到化學科冠軍、物理科冠軍,今年數學科一樣滿分卻作答時間多一點,屈居季軍;他說,得獎訣竅是多刷題庫題目、多看科普英文影片及多讀專業英文。

吳泰均提供3個常用學習網站What if、veritasium(偏科學)及3blue brow(偏數學),他也使用「知識王」等APP學西文、俄文。他表示,他母親是越南人,來臺之後忽然中文精進,證實語文必須常講、常用,他用母親的方法學習果真有效。

員高教師英文科教師王貴慧、張維書2021告訴物理科教師倪赫擎、陳芳君及其他自然科老師有這個競賽,倪赫擎和陳芳君報名2021第二屆的「教師組」,在全國賽分獲物理科金腦獎、化學科亞軍,陳芳君參加第三屆參自然科學科,全國賽得到冠軍。倪赫擎等教師把備賽、比賽的經驗傳授學生,已帶員高學生連續參賽三屆,自稱「一試成主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