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董座蔡尤鏗:臺灣工具機需走向智慧製造與生態系合作 才能突圍
新代科技董事長蔡尤鏗。本報資料照片
面對匯率波動與中國機械業崛起的挑戰,新代科技董事長蔡尤鏗今日與媒體座談時表示,臺灣工具機產業若僅依靠價格競爭,難以持續發展。唯有整合上下游產業鏈,結合AI、感測器與控制器,推動智慧製造生態系,才能創造差異化價值,並帶領產業走向國際市場。
蔡尤鏗表示,臺灣工具機產業過去的核心定位在於「以最低成本打造最佳品質」,但隨着國際匯率波動及中國大陸機械業迅速崛起,傳統成功模式已面臨嚴峻挑戰。此刻正是檢視工具機產業未來突破方向的關鍵時刻。
他分析,臺灣具備完整的產業條件,下游的製造業不僅在臺灣本地具有優勢,臺商更遍佈全球,形成廣泛的市場基礎;上游的零組件產業鏈同樣實力堅強,足以支撐整體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在技術面,臺灣擁有智慧機械與智慧生產的結合契機,這正是邁向「智慧製造」的核心。
蔡尤鏗指出,智慧製造的關鍵要素包括「感測器」與「控制器」。感測器能讓設備更聰明,而臺灣在此領域可依託半導體產業優勢,具備與日本、德國等國競爭的條件;控制器是工具機的大腦,新代、寶元數控與臺達電等企業在過去20年深耕不懈,逐步建立起堅實基礎。透過感測器、控制器與零組件的整合,工具機可轉型爲智慧機械,進一步結合AI與智慧工廠應用,提升附加價值。
「如果產業僅能比價格,終究難以突破,」蔡尤鏗強調,「唯有透過生態系合作,才能創造差異化,讓臺灣成爲製造業採購智慧設備的首選。」他指出,臺灣的上中下游產業鏈完整,若能協力合作,便能形成強大的智慧製造生態系。這種模式不僅能強化產業競爭力,也能擴展至國際市場,爲臺灣工具機產業帶來全新機會。
蔡尤鏗也提到,新代必須更加國際化,讓臺灣機械業在出口時選擇新代控制器,並透過全球服務網絡及品牌制度支撐,提升國際能見度。他將此視爲新代的使命,也是整個臺灣工具機產業的共同機會。
蔡尤鏗也舉稍早新代在30週年感恩茶會上,與盟立、東臺、成大機械、臺大機械等單位攜手成立「AI與智慧製造產業聯盟」。意在展示臺灣產業鏈的整合能量,也象徵智慧製造生態系的雛形,展現產業突破困境、迎向未來的決心。
蔡尤鏗最後表示,工具機不應只是「單機」或「孤島」,而應與自動化、智慧生產、工業互聯網等更多面向整合。唯有「相信合作的力量」,臺灣工具機產業才能在全球市場中創造獨特價值,並持續在智慧製造浪潮中保持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