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存股真的很危險?存股哥:遇過很多次大跌但總市值、股息不斷穩定提升
臺股示意圖。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原文發文時間爲3月8日
昨天收到銀行3月份通知,信貸餘額剩下最後12萬,代表這筆信貸存股之旅即將結束,第一筆是在A銀行辦理,只有小額25萬,還了一年多之後轉增貸50萬到現在的B銀行,目前利率應該是2.5%左右。
一開始A銀行的25萬我都買了金融股,分別是臺中銀、臺新金、第一金,其中臺中銀、臺新金最多,加上原有及後續的存股部位,臺中銀獲利30萬、臺新金獲利10萬,如各位現在所見,除第一金之外我的幾乎全都轉高股息了。
等明年9月這筆信貸全繳完之後,這些負債買進的股票全部變成淨資產,我賺到期間領到的所有股息、提前加大資金的時間成本、以及部分獲利了結的帳面報酬,且我把這些信貸買進的股票當成擔保品質押,加速我的本金累積速度。
在這段時間我深刻體會到通膨的「正面」力量,通膨會讓貨幣貶值,但同時也會讓負債貶值,另一說法就是隨着時間的過去,這些負債對你的影響會越來越小,因爲你還款還起來會越來越輕鬆。
也許是加薪、也許是現金流,總之你的收入會不斷增加,但信貸的成本幾乎不會改變,你用來覆蓋固定成本的資金會越來越多,相對的你就會覺得更輕鬆點。
以我自己爲例,目前每個月本利和才7000,但我每年股息幾十萬,加上月月配股息現金流,要去覆蓋這些本利和對現階段的我來說輕而易舉,如果當初沒有鼓起勇氣踏出第一步,那我也不可能在幾年的時間就累積出現在的成果。
◎本文內容已獲 槓桿存股哥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