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顧觀市:再度降息!你不買股票,但你的存款正在變成股票?
5月21日,和訊投顧投機大拿在今日市場分析中指出,國內再次降息,然而市場漲幅並不盡如人意,究竟是投資者對降息推動A股上漲的預期過高,還是降息力度本身不足呢?投機大拿認爲,回顧過去不難發現利率已經從幾年前的3%—4%降至如今的長期存款利率1.3%,然而A股指數仍然在3000點徘徊。如果單純認爲降息一定會對A股形成利好,那麼A股也不會在市場多年持續降息的背景下巋然不動了。
投機大拿分析後指出,過去利率的下調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與A股市場的平均股息基本相當。例如,如果A股的平均股息爲3%,而存款利率也是3%,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降息,投資者將存款轉爲股票的意願也不會很強。然而,隨着利率的持續下降,兩類資產的利息或股息收入差會逐漸凸顯。收入差越大,資本轉向股票市場的規模就越大。
目前,投資者看到的情況是平均長期存款收益率已經降至1.3%,並且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調。與此同時,在證監會的鼓勵下,A股市場的平均股息正在逐步上升,上市公司分紅次數增加、分紅金額也有所提高。當存款收益率降至極低水平,而股息卻在上升時,資本權衡利差的意願會顯著增強,資本會因利差擴大而更傾向於配置股票。
投機大拿表示,近年來證監會一直在釋放利好政策,這些政策往往是連環的。一方面,證監會鼓勵上市公司增加分紅次數和金額;另一方面,又鼓勵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自家股票,甚至提供資金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結構:利率較低,投資者可以從銀行貸款,利率僅爲3%,而如果上市公司能夠保持每年5%的分紅股息,投資者每年就能獲得2%的利差收益。
許多投資者強調,他們更願意將資金存入銀行,哪怕不獲得利息。然而,這種情況下,他們的資金實際上被資本拿去利用了。很多投資者在這個轉換節點上感到迷茫,因爲他們看不到市場的機會,也沒有賺錢效應。同時,銀行的收益也極低。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往往選擇留在銀行,而他們的低成本資金則被資本利用。
因此,投機大拿指出,很多投資者總是覺得踏不準節奏,其實是因爲他們沒有看懂政策背後的邏輯。有時候,政策已經明確了方向,但許多投資者仍然看不到機會,不敢輕易下手。而當他們真正看到機會時,市場已經完成了轉換,當前股息和利息的差距已經非常明顯。一方面,證監會鼓勵上市公司分紅;另一方面,又爲上市公司提供貸款增持自家股票的條件,只要上市公司具備盈利能力和條件,能夠達到分紅要求的,實際上是在“白撿”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投資者自己不主動將存款流入股市,也會有其他資金代爲流入。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未來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這種入市的意願一定會逐步上升。只要看懂了這個邏輯,未來市場的方向就會變得清晰明朗,這也是投機大拿強調未來市場大概率向上趨勢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