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船首航用上國產綠色甲醇 加註業務持續擴大

近日,上海港接連迎來綠色航運發展標誌性事件。繼3月28日首單B24生物燃料加註業務落地後,3月29日下午,上海港上線國產綠色甲醇燃料加註業務。

隨着以綠色甲醇爲動力的新船紛紛下水首航,上海港綠色甲醇加註服務圈逐步擴大。3月29日下午,辦完邊檢入境預檢手續後,從韓國釜山駛來的新船——巴拿馬籍“韓新青田”號集裝箱輪首航洋山港,靠泊尚東國際集裝箱碼頭。15時,“海港致遠”甲醇加註船搭靠“韓新青田”輪,期間加註約2900噸國產綠色甲醇燃料。自此,國產綠色甲醇燃料形成了集“生產、存儲、運輸、加註”於一體的產業鏈。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按甲醇的生產原料來源將其分爲綠色、藍色、灰色和棕色四個等級,當原料氫氣和二氧化碳的來源均爲可再生時,纔可認定爲綠色甲醇。歐盟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也有類似標準。只有達到國際標準的綠色甲醇,才符合航運業的減碳要求,能夠用於船用燃料補給。

2024年4月10日,上海港啓動綠色甲醇加註業務,成爲繼阿姆斯特丹港、鹿特丹港之後,全球第三個擁有這項功能的大港。但近一年的時間裡,所加註的甲醇均爲進口綠色甲醇。我國作爲甲醇生產和消費大國,始終致力於生產符合國際標準的綠色甲醇,今日的成功加註也標誌着我國的綠色甲醇得到了國際航運業的認可。

爲助力上海航運業減碳,洋山邊檢站等口岸聯檢單位高度關注船舶對新型燃料的補給需求,在國際航行船舶通關、加註船舶搭靠、工程人員上下外輪、海上安全、燃料進出口等多環節,爲高端航運服務業提供配套的服務保障舉措,實現人、船、物高效流通,加速航運綠色減碳技術在口岸落地,提升洋山港作爲國際航運樞紐港的競爭力。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佈,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爲信息發佈平臺,如您認爲發佈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