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悅服務停牌羅生門:失而復得的8億挪用資金
每年3月是港股上市公司集體披露上一年業績的日子。
作爲一家上市物企,新城悅服務本計劃於3月31日發佈公司2024年業績公告。然而,當天市場等來的是停牌公告。
3月31日晚間,新城悅服務發佈了延遲刊發以及暫停買賣的公告。
關於延遲刊發業績的原因,新城悅服務解釋稱:“發現與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往來,董事會已對該等關聯方資金往來啓動調查程序。此外,該等資金往來及調查結果尚需核數師進行更多審覈程序。”
4月1日,新城悅服務正式進入停牌,成爲當前唯一一家發不出年報而停牌的上市物企。
5月13日,新城悅服務發佈最新公告,披露了初步的內部調查結果,發現曾有8億元資金被用於向關聯人士提供財務性資助。所幸的是,這筆資金已經全數償還。
目前,該公司仍在進行相關獨立調查,以查明發生上述資金流動的根本原因。
虧損羅生門
雖然新城悅服務尚未發佈2024年全年業績,但早前公司曾發佈過一份盈警公告。
3月19日,新城悅服務公告表示,根據對集團未經審覈管理賬目及管理層現時可得數據的初步審閱,預期集團錄得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擁有人應占淨虧損介於約7億元至9億元。
這是該公司上市以來錄得的首次虧損。
2018年11月6日,新城悅正式登陸港交所,上市以後一直保持着盈利;除了2022年,營收與利潤基本上都走在正向增長軌道上。
即便是在2024年上半年,依然錄得3.3%的營收增速與2.7%的淨利潤增速。與此同時,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額同比增長了213.5%至2062萬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則同比增長約1.8億元達到21.07億元。
對於全年業績,雖然早前市場上已有預測其會錄得一定程度的虧損,但也沒料到幅度會如此大,大大超出2023年的盈利規模。
按照公司發佈的盈警公告,新城悅服務2024年淨利潤同比跌幅大概在257%-302%區間。
公告顯示,虧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經集團謹慎考慮市場因素、應收款項的回收情況等因素後,於年內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增加;二是宏觀環境影響下的行業競爭加劇所導致的商譽和其他無形資產減值。
新城悅服務在公告中強調,造成虧損的原因多由公司應對當下極具挑戰的經濟環境和行業形勢而進行的謹慎估計所導致,並不會影響公司的業務正常運營。集團的核心業務仍然穩健發展,且現金流水平在2024年繼續保持良好。
只不過,外界並不瞭解該公司的運營情況,更多細節還隱藏在未出爐的年報裡。
難產的年報
當時,新城悅服務在盈警公告中指出,2024全年業績公告計劃於2025年3月下旬刊發。但很明顯,這家上市物企爽約了。
爽約是因爲在審覈2024年全年業績過程中,核數師發現與關聯人士之間若干資金往來並沒有記入記賬記錄及財務報表之中,還發現了公司提供的銀行對賬單存在不一致之處。而且,此次資金往來並未經過董事會的批准。
簡單來說,就是發現有一筆資金被私自挪用了,就像過去的恆大物業一樣。
在發現這個“意外”之後,核數師要求新城悅服務進一步解釋進行資金往來的商業理據。爲此,公司啓動了對這筆資金往來的調查程序。
最新公告顯示,根據初步內部審閱,發現新城悅服務曾進行若干屬於向關連人士提供財務資助性質的資金往來,錄得最高未償還餘額爲8億元。於2024年12月31日,上述款項已全數償還,目前並無未償還餘額。
有分析認爲,公告中所指8億金額是“最高未償還餘額”,因此存在一種可能性,公司前後被挪用的資金可能不止8億元,或許有部分“窟窿”被及時填上而沒有發現。
這引起了外界對新城悅服務公司治理、內部管理獨立性與財務隔離機制的懷疑。
另外,上述被挪用資金的具體流向與用途尚未披露。因此,新城悅服務董事會於5月8日成立了獨立調查委員會,由公司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張燕女士、朱偉先生、姜旭之先生擔任,其中姜旭之是調查委員會成立當天獲委任,他的另一重身份是江蘇常聯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之一。
與此同時,新城悅服務方還委任獨立調查顧問進行調查及就相關事宜向獨立調查委員會提供意見。
此次調查主要是要查明所有未披露的關聯方資金往來及發生的根本原因,識別導致銀行對賬單不一致的情況,以及確認相關的涉事管理人員,並出具獨立調查報告。而且,本次調查還強調“將動用一切合理所需之取證手段及IT工具” 。
雖然公告中並未表明關聯方的身份,但市場認爲就是新城控股。
與新城悅服務不同的是,處於另一端的新城控股早已在3月28日發佈了2024年報數據,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889.99億元,同比下降25.3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52億元,同比增長2.07%;扣非歸母淨利潤8.70億元,同比增長183.07%。
而新城悅服務卻因關聯方暴露出來的問題,導致出現首次虧損、年報難產與停牌。
本文源自:觀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