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菜.單-三千有找Find Dining套餐+1!唯一泰味法餐COAST 短版Set Menu好看、好吃、好好拍!

「COAST」泰味法菜餐廳的內場廚師團隊,是由泰國廚神伊恩.基第差(Ian Kittichai)負責菜餚設計,並由MMHG 湘樂餐飲集團總廚馬成樟(右一)領軍執行。圖/姚舜

「帝王蟹/甜椒/鹹蛋黃」是以帝王蟹肉搭配切片辣椒、與茴香、香菜與香料油,以及盤底的泰式黃咖哩提味,以多層次辛香辣味襯托蟹肉鮮甜。圖/姚舜

「COAST」泰味法菜餐廳的開胃小食「貝涅餅/蝦/沙嗲」,是以又稱「法式甜甜圈」的「貝涅餅」(Beignet)做成球形油炸至金黃色,外層刷上梅子醬再沾上烤過的腰果碎,內餡是沙嗲風味草蝦。圖/姚舜

品嚐「花枝/紫米/侉科菱」時,可將幹咖哩拌入翼豆、紅洋蔥、紅蔥頭、炸野米、紫米、蒜片、檸檬果肉,充分拌勻後一起用米餅盛着入口。圖/姚舜

「和牛/斑蘭葉/幹兮恆」的「幹兮恆」(Geang Singhala) 是源自泰國南部的咖哩醬,「COAST」用它爲先煎後烤的「澳洲M9和牛牛臀肉上蓋」提味。圖/姚舜

「透抽/阿稼/瓏」的「阿稼」(Ajaad),指的是「泰式黃瓜酸辣醬」, 通常會作爲搭配沙嗲、炸魚餅、黃咖哩的配菜。圖/姚舜

「COAST」泰味法菜餐廳的「胭脂蝦/石榴/南靳」的「南靳」泰文是NamJim,指的是泰式酸辣醬。綠色醬汁是羅勒油,紅色的就是以南靳混合石榴的石榴醬。圖/姚舜

「COAST」本季長版套餐的餐後茶點(Petit Four)有「斑蘭葉蛋糕」、「鳳梨軟糖」,以及「覆盆子椰子巧克力」。圖/姚舜

「牛尾/義大利餃/冬蔭」的手工制義大利餃,餃皮Q彈有勁,內餡是以濃郁牛肉醬汁與巴西里提味的牛尾肉絲。圖/姚舜

開在臺北晶華酒店B2麗晶精品樓層的「COAST」泰味法菜餐廳,是MMHG湘樂餐飲集團創辦人兼主廚林泉與泰國廚神伊恩.基第差(Ian Kittichai)合作開設。圖/姚舜

COAST餐廳

洞察疫後Fine Dining消費市場轉變,MMHG湘樂餐飲集團與泰國廚神伊恩.基第差(Ian Kittichai)於2020年合作開設的「COAST」餐廳,除既有含Petit Four共11道菜、3,980元+10%的套餐外,另再推出7道菜、2,580元+10%的短版套餐,提供客人多種選擇。同時,餐廳定位亦從「當代海岸料理」改以市場唯一「泰味法菜」的訴求與市場溝通。而「COAST」每道菜的命名,並會比照傳統法菜命名,在食材之外另冠上諸如「南靳」(Nam Jin)、「拉帕」(Larb)、「侉科菱」(Khua Kling)等泰文音譯名詞,除讓食家饕客或吃貨認識泰國經典風味或傳統廚技,並藉此凸顯「泰魂法菜」或「泰味法菜」的品牌精神。不變的是,菜色依然好看、好吃、好好拍!

「我們也增加了可單點的菜式」,MMHG湘樂餐飲集團創辦人、名廚林泉表示,疫後有些客人反應希望用餐時間不要太長,爲此「COAST」從善如流減少套餐菜式道數推出短版套餐,同時另外新增了可單點的菜式。如此一來,客人可依據個人胃口食量與用餐時間自由選擇。

伊恩.基第差在曼谷主持的「Issaya Siamese Club,曾經連續多年躋身「亞洲最佳50餐廳」排行榜,2005紐約時報將他紐約開設的時尚泰菜餐廳「Kittichai」評爲二星餐廳。「Food & Wine」雜誌當年則將「Kittichai」評爲「紐約三大最佳亞洲料理餐廳」。MMHG湘樂餐飲集團旗下「MUME」餐廳八次進入「亞洲50大最佳餐廳」排行榜,林泉與伊恩.基第差合作在臺灣開設「COAST」,希望能激盪出更多火花,爲客人帶來新的味覺體驗。

「COAST」的菜式,是以海鮮爲主要食材,並以當代精緻法菜的廚藝技法(technique & skill)詮釋演繹泰菜風味,爲更精準讓市場瞭解菜餚的風味,餐廳亦以「泰味法菜」或「當代泰菜」的訴求取代最早的「當代海岸料理」(Modern Coastal Cuisine),並達市場區隔目的。目前臺灣Fine Dining市場,這樣的定位也是市場第一與唯一。

爲讓食客更易理解,傳統精緻法菜的菜名,會有「食材」與「主要烹調方式」。爲彰顯餐廳特色並呼應定位,「COAST」套餐上的每道菜餚的菜名,都會將欲傳達的泰式風味或所用泰菜料理技法,以泰文音譯將之列上菜單,上菜時並會由服務人員「說菜」解釋,食家饕客與吃貨,也可以因此認識眼前「泰魂法菜」的「 前世今生」。

例如「胭脂蝦/石榴/南靳」的「南靳」泰文是NamJim,指的是泰式酸辣醬。主廚以此爲靈感,用石榴、檸檬、辣椒、魚露和棕櫚糖做成紅色石榴,搭配新鮮胭脂蝦,味道酸辣甘甜交織很開胃。「拉帕」的泰文音Larb,是泰北的經典肉類沙拉,「COAST」的「鮪魚 /香茅/拉帕」是以鮪魚塔塔作基底,拌入辣椒、糯米粉增加口感,上層覆蓋一層香茅凍膜,並搭配越南香菜(刺芹)與香草調味並增加風味層次。

「花枝/紫米/侉科菱」的「侉科菱」(Khua Kling),是一種源自泰南、以肉類拌炒的幹咖哩 ,「COAST」主廚以兩種泰國幹辣椒與其他辛香料結合打成紅咖哩膏,再拌入花枝做成香辣的幹咖哩。品嚐時可將幹咖哩拌入翼豆、紅洋蔥、紅蔥頭、炸野米、紫米、蒜片、檸檬果肉,充分拌勻後一起用米餅盛着入口。

「透抽/阿稼/瓏」的「阿稼」(Ajaad),指的是「泰式黃瓜酸辣醬」,通常會作爲搭配沙嗲、炸魚餅、黃咖哩的配菜。「鮑魚/蘑菇/故迢煉」的「故迢煉」(Guay Tiew Reur)原是來自大城的麪條料理,傳統做法是在高湯里加入新鮮的豬血或牛血,「COAST」改以龍蝦汁或龍蝦及貝類的血替代製成「海鮮版」爲鮑魚提味。

「牛尾/義大利餃/冬蔭」的湯底是用牛尾與香茅、南姜與青檸葉兩天慢火熬煮,呈現泰式「冬蔭功湯」的鮮香酸爽。套餐自第一道菜至最後一道的風味皆「非常泰國」,形色則是時尚現代的Fine Food樣貌,如今3,000元有找就可享受一套了。

COAST餐廳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 中山北路二段39巷3號B2

(臺北晶華酒店)

電話:02-2567-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