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有全天候球場 基隆爭建風雨操場
位於新北市五股高架橋下的「新五籃球場」,啓用至今已逾4年,是大臺北地區少見全天候開放、24小時照明的戶外風雨球場。記者張策/攝影
基隆多雨影響戶外運動時間,立委林沛祥日前向運動部長李洋爭取興建更多風雨球場,基隆議長童子瑋也在運動部揭牌日,提出全市7個行政區都需要風雨球場構想。基市府表示,目前有3處社區設置風雨球場,校園內有23座,會再設法增設。
林沛祥說,基隆氣候多雨,喜愛籃球民衆常因爲環境限制,下雨時無法在戶外籃球場打球,地方需要風雨球場。基隆運動環境的改善與建設,不僅是推動體育發展,更攸關市民生活品質。
基市府教育處表示,體育署補助市府在暖暖區碇內15號公園、安樂區三民裡和中山區西康裡,共興建3座社區風雨球場,校園內陸續興建23座風雨球場。港西國小風雨球場正在進行規畫設計,今年另會發包整修正濱國中風雨球場,考量基隆日照較其他縣市短,設置光電球場誘因偏低,若找到合適地點,且有經費支持,會以興建半戶外風雨球場爲主。
新北現有145校有風雨球場,其中有24座爲光電結合的風雨球場。位於新北五股高架橋下的「新五籃球場」啓用逾4年,是大臺北地區少見全天候開放、24小時照明的戶外風雨球場,讓熱愛籃球的民衆無須受天候限制,成爲活化閒置空間、改善生活機能的成功案例。
五股區公所表示,場地周邊沒住宅區,無需擔憂光害與噪音問題,突破過往市區球場的開放時段限制,深夜至清晨皆可使用。該場地未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是考量橋體遮蔽陽光,加上鄰近臺64快速道路,專家評估若加裝光電板恐產生反光,會影響駕駛視線。
長期在新五籃球場打球的51歲王男說,「可以通宵打球、燈又亮,真的很少見!」球場設有販賣機、垃圾桶與廁所,整體設施不錯。高架旁常有砂石飄入,加上PU材質地面遇水易滑,建議未來新建球場可考慮採用水泥鋪面,更適合全天候使用。
▪上、下半季賽制是臺灣職棒獨有特色 該改成單一賽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