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議員陳偉傑提關稅十問 籲中央地方加速合作
美國公佈對臺灣暫時性關稅20%,因不如鄰國及專家學者預期引發談判不力疑慮,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偉傑對執政黨提出民衆最在意的關稅十問,呼籲中央持續與地方政府溝通。(新北市議員陳偉傑提供)
美國公佈對臺灣暫時性關稅20%,因不如鄰國及專家學者預期引發談判不力疑慮,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偉傑對執政黨提出民衆最在意的關稅十問,呼籲中央持續與地方政府溝通,和地方政府共同面對基層需求,守護產業競爭力。
陳偉傑指出,一、行政院對修正後的《財劃法》落實及剋扣一般補助款的不當決策,讓地方政府難以在第一線全力協助產業,現在面對關稅壓力是否修正態度?二、美國關稅20%加上𠥔率損失約12%,已造成臺灣產業32%成本負擔,立法院通過的振興條例爲何卓榮泰院長還不放行?
陳偉傑指出,三、行政院7月31日才強調臺美已完成技術性磋商,正在研議聯合聲明,預計何時公佈向國人說明?四、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公開表示「有把握稅率會優於日韓」,爲何毫無解釋就此神隱?五、賴清德總統稱20%是「暫時性關稅」,卻不說暫時多久,還要再協商多久,產業如何因應?
陳偉傑說,六、參照他國談判前例,關稅若要繼續下調,臺灣就需要付出更多采購和開放代價,基層農漁民和家長最關心的農畜牧產品和食安底線是否能承諾不破防?七、中美談判休戰期至8月12日,從顧立雄赴美會議喊卡和賴清德總統過境受阻觀察,臺灣恐已成爲談判籌碼,民進黨宣示的臺美關係史上最佳是否已被犧牲?
陳說,八、對美談判除總體關稅外,後來還可能有包括半導體、伺服器、關鍵零組件或醫材藥品個別適用的關稅,守護產業利益策略爲何?九、臺灣產業產品輸美成本增加,影響產業獲利能力,只能加速將產線移往美國或低關稅國家維持出口競爭力,如何提升國際資金對臺投資意願?十、研發中心與人才培育資源若隨產業外移,將造成本土創新能量被削弱的長期影響,國家軟實力與競爭力如何維持?
陳偉傑強調,臺灣社會要從大惡罷的仇恨對立走出,需要執政黨的自覺自省,面對美國關稅可能導致的產業危機,也是朝野重新溝通合作的轉機,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少數還在持續用側翼網軍洗版地方政府發錢的操作大可不必,只有拿出具體可行的方案,才能恢復民衆對執政黨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