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首度人工孵化黑眉錦蛇成功 11條小蛇野放重返山林
新北市動保處今宣佈,今年6月接獲消防隊轉交一籠黑眉錦蛇與蛇蛋後,經2個月悉心人工孵化,於8月成功孵出11條幼蛇,並在照養兩週後順利野放。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10月21日適逢美國「爬蟲日」,新北市傳來令人振奮的生態保育佳音。新北市動保處今宣佈,今年6月接獲消防隊轉交一籠黑眉錦蛇與蛇蛋後,經2個月悉心人工孵化,於8月成功孵出11條幼蛇,並在照養兩週後順利野放,這是新北市首次成功人工孵化黑眉錦蛇,象徵本市爬蟲保育再邁重要一步。
動保處指出,當時八里消防分隊接獲通報後,在黑眉錦蛇身旁發現15顆蛇蛋,立即將母蛇與蛇蛋送至動保處醫療中心。由於蛇蛋沒有繫帶、搬運過程稍有翻動就可能導致胚胎死亡,動保人員一路小心護送;惟母蛇因緊迫造成吻端多處磨傷,研判無法自行孵育,於是參考過往成功孵化龜殼花與紅斑蛇的經驗,改採人工控溫孵育。
此次孵化以蛭石爲基質,維持溼度並將溫度控制在約28度,每週定期檢查環境狀態。經過兩個月細心照護,共成功孵出11條健康幼蛇。小蛇脫去胎皮、活動力恢復後,動保處隨即將牠們帶往合適山區野放,讓牠們重返自然棲地。
動保處說明,爬蟲類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一環,其中黑眉錦蛇爲臺灣原生大型保育類無毒蛇,性情溫和、以鼠類爲食,是農田與環境中的「鼠患剋星」,對農業與公共衛生都有正面貢獻。然而,仍有民衆因其體型龐大而誤以爲具攻擊性。
截至今年8月底,新北市已接獲2390件蛇類通報案件,其中黑眉錦蛇案件就有176件。動保處提醒,遇到蛇時應保持冷靜與距離,切勿驚擾或自行捕捉,應由專業人員處理,確保人蛇安全共存。
新北市動保處今宣佈,今年6月接獲消防隊轉交一籠黑眉錦蛇與蛇蛋後,經2個月悉心人工孵化,於8月成功孵出11條幼蛇,並在照養兩週後順利野放。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動保處今宣佈,今年6月接獲消防隊轉交一籠黑眉錦蛇與蛇蛋後,經2個月悉心人工孵化,於8月成功孵出11條幼蛇,並在照養兩週後順利野放。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動保處今宣佈,今年6月接獲消防隊轉交一籠黑眉錦蛇與蛇蛋後,經2個月悉心人工孵化,於8月成功孵出11條幼蛇,並在照養兩週後順利野放。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動保處今宣佈,今年6月接獲消防隊轉交一籠黑眉錦蛇與蛇蛋後,經2個月悉心人工孵化,於8月成功孵出11條幼蛇,並在照養兩週後順利野放。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動保處今宣佈,今年6月接獲消防隊轉交一籠黑眉錦蛇與蛇蛋後,經2個月悉心人工孵化,於8月成功孵出11條幼蛇,並在照養兩週後順利野放。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