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新頁!新北動保孵化11條黑眉錦蛇寶寶 背後故事超暖心
▲吻端磨傷之母蛇與蛇蛋。(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下同)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10月21日是美國爬蟲日,藉此提升大衆對爬蟲類的認識與保育意識。新北市動保處長年推動爬蟲類救援與教育,今年更傳來喜訊,6月20日接獲消防隊轉交一籠黑眉錦蛇及蛇蛋後,歷經2個月細心人工孵育,於8月21日成功迎來11條小蛇誕生,並在照養2周後順利野放。這也是新北市首次成功孵化黑眉錦蛇蛋,象徵生態保育再跨出一步。
動保處自八里消防分隊接回黑眉錦蛇時,發現牠身旁伴隨着蛇蛋,便緊急將兩者送至動保處醫療中心。由於蛇蛋缺乏繫帶,若搬運過程中翻動過多,恐導致胚胎死亡,因此人員一路放慢車速、謹慎護送。母蛇因高度緊迫導致吻端多處磨傷,研判恐難以自行孵育;加上人工環境難以完整重現野外孵化條件,動保處決定比照先前孵化龜殼花及紅斑蛇蛋的成功經驗,採用人工控溫孵化。
▲有最美家蛇之稱的保育類黑眉錦蛇。
動保處表示,此次孵化以蛭石作爲基質,維持溼度並控制在約28度,每週定期檢查水分與環境狀態。經過2個月專業照護,15顆蛇蛋中成功孵出11只小蛇。小蛇脫去胎皮、展現活力後,已被帶往合適山區進行野放,重返自然懷抱。
動保處指出,爬蟲類包含蛇、蜥蜴、龜鱉等,是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中多數蛇類以鼠類、昆蟲爲食,有助控制病媒與農害,對農業與公共衛生皆具正面效益。黑眉錦蛇爲臺灣原生大型保育類無毒蛇,性情溫和,以鼠類爲主要食物來源,是農田與環境的鼠患剋星,對維持生態平衡貢獻重大。然而,因其體型龐大,仍偶有民衆誤以爲有危險而驚慌。
▲對蛇蛋的數量和重量進行記錄。
動保處長楊淑方表示,今年截至8月底,新北市已接獲2390件蛇類通報案件,其中黑眉錦蛇相關案件達176件,顯示蛇類出沒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正確認識、避免誤解,是與爬蟲共存的第一步。民衆若在野外遇見蛇,應保持冷靜並保持距離,避免驚擾。蛇類大多不會主動攻擊人,通常僅在受到威脅時纔會反擊。
楊淑方補充,若發現蛇類出現在住宅區,請勿自行捕捉。如需協助,可撥打動保處24小時通報電話02-2959-6353、1999市民專線或1959動保專線,由專業人員處理,以保障人蛇雙方安全。
▲設置的孵蛋環境。
▲小蛇開始陸續破蛋。
▲脫完胎皮後擇地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