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首創校園碳盤智囊團 培訓人才認證師資
碳盤查觀念進入校園,透過學生實際參與,逐步將永續思維紮根校園。 圖/紅樹林有線電視提供
爲落實2050淨零碳排目標,新北市教育局持續推動「校園碳中和」行動,深化校園環境永續治理,日前在淡水區鄧公國小舉辦記者會宣佈成立「新北市校園溫室氣體盤查人員團隊」,預計培育25名取得ISO 14064-1:2018認證的專業碳盤查人員,打造全臺首批校園「碳盤智囊團」。
教育局表示,今年擴大校園碳盤查行動,在原先整合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與11所學校之基礎上,再加入12所學校擴大參與。發佈會地點特別選在鄧公國小辦理,該校爲全臺首座結合產官學民力量,設立公民電廠的校園。
現場展示了地方資源如何與學校合作,讓再生能源成爲社會實踐價值的象徵,展現新北市在校園推動碳盤查、培訓師資與倡議環境行動的整體性規劃,邁向永續教育的新階段。
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氣候變遷是當代最嚴峻的挑戰,教育局期盼透過系統化推動校園碳盤查計劃,促使學校在自然科、綜合活動課中融入用電、交通及飲食等面向的碳排資料紀錄與分析。
透過新北市與彰師大合作設計完整課程,從理論到實務,結合ISO國際標準進行系統性訓練,目標不僅是培育一線教師的碳盤查能力,建立區域性碳盤查種子師資庫。未來完成培訓的教師將回原校推動盤查實作,擴散碳管理意識,實現從盤查轉化爲實際的減碳行動。同時延伸學校課程「我們的碳足跡」專題探究,透過學生實際參與,推動「低碳班級」及應用簡易碳盤查表,強化環境素養與公民行動力,逐步將永續思維紮根校園。
鄧公國小校長顏顯權分享,「碳盤查就像給學校做體檢!」,去年參與計劃後發現校園減碳仍有精進空間,今年決定鼓勵全校教師成爲種子教師,持續深化碳管理行動,實踐淨零碳排校園。
石門實驗高中校長鍾兆晉強調,學校是價值養成的核心場域,透過與合格訓練機構合作,已成功協助首批教師取得ISO 14064-1:2018查證員證書,並實際參與盤查操作。教師不僅提升專業,也成爲學生永續教育的領航者,讓學校的低碳行動不只是紙上談兵,轉化成日常可實踐的行爲。
教育局表示,「淨零碳盤 永續校園」是新北教育的重要目標,目前已完成多校的盤查試辦與人才培訓,今年將持續投入課程設計、教師增能與跨校經驗分享,同時結合新北市的整體城市氣候變遷執行方案,推動智慧能源管理、綠色基礎建設與綠生活行動,持續建構具示範效益的永續校園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