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勞資爭議和解率近7成 模板工墜落職災獲償660萬

新北市勞工局去年受理勞資爭議4298件,和解率近7成。圖爲示意圖。(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新北市勞工局去年勞資爭議調處案量達到4298件,主要爲工資、加班費、資遣費3類爭議,佔了近7成,整體和解率約66.92%。一名在營造公司擔任模板工的阿興失足墜落導致創傷性腦出血等傷勢。但事發近半年,僱主卻未給阿興相關職災補(賠)償,最後經勞工局調解獲償660萬元。

勞工局以曾在營造公司擔任模板工的阿興爲例,某次高處作業發生墜落,由於施工架未依法設置護欄、安全網,導致阿興有創傷性腦出血等傷勢。但事發近半年,僱主未給阿興相關職災補(賠)償,求助無門的阿興只好向勞工局申請調解。經陪調律師瞭解案情並釐清勞方權益及僱主責任後,於調解過程協助勞方表達主張及訴求。最後歷經2次調解會議,勞資雙方針對調解委員提供的方案達成共識,對於職災補(賠)償,以660萬元達成和解。

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去年勞資爭議調處案量達到4298件,相較於2023年度僅有小幅落差,前三大類爭議類型以工資、加班費爭議1809件(42.1%)、資遣費爭議1171件(27.3%)爭議爲大宗,佔所有爭議類型的6成94,統計爭議案和解率達66.92%,爲勞工爭取2億4仟多萬元。

此外,相較於調解制度只要勞資一方提出申請即可受理,仲裁製度門檻較高,原則上須勞資雙方共同提出申請,但仲裁判斷與法院確定判決具有同一效力,能讓當事人免於後續訴訟所耗時間及成本;程序中和解的話,也等同調解成立效力。勞工局去年也受理仲裁申請52件,其中33件在仲裁程序中和解,至於已終結的仲裁案件中,計有11件作成仲裁判斷,爲勞工爭取金額達458萬元。

勞工局表示,將持續善用多元爭端解決模式來幫助勞工,包括義務律師諮詢、手語翻譯、陪同弱勢勞工參與調解,通譯陪同新住民或移工參與調解,偏遠地區也有在地調解服務減少奔波,就算走上法院,還有律師費及裁判費等補助,致力完善爭議調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