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建置聲音地圖 揭新北寧靜區

新北市聲音照相設備需要認證,價格昂貴。記者葉德正/攝影

噪音是人民陳情之首,新北與民間團體合作,研擬在新北各地建置低成本聲音盒子蒐集各地聲音數據,建立新北聲音地圖,除可即時監測,也能揭露健康風險,提供民衆寧靜區位參考。市府預計年底先在6處熱門陳情地點設置,待明年成果出爐後,可評估廣設全區。

噪音是新北市陳情之冠,近5年陳情逾3萬3千件,市府以聲音照相方式科技執法取締,今年固定式已有200處,還有移動式與攔檢等方式,希望能夠嚇阻改管車,還給民衆安靜的生活環境。

新北市環保局去年與中研院與民間團體,以「尋找城市淨土」爲題,藉由大數據建構新北市的「安靜適宜性指數」(Quietness Suitability Index, QSI)地圖,希望透過運用合作研發的聲音盒子等軟硬體設備,於各種聲景情境建立不同類型噪音聲紋圖譜及分貝數,不斷更新QSI地圖,讓民衆能在吵雜的都市叢林中,尋找自己的城市淨土。

新北市環保局空氣品質維護科長邱庭緯表示,去年研究成果獲得總統盃黑客鬆卓越獎後,環保局今年展開試辦。

邱庭緯說,現今聲音照相設備需要主管機關等單位認證,每一臺設備買斷不含維運,成本要120萬元左右,不過聲音盒子年租金只要5萬元,雖然無法作爲分貝數開罰依據,但可以透過AI大數據分析建構聲紋圖譜,透過電腦計算分析出應優先設置昂貴的噪音車聲音照相設備點位,提高設備執行成效。

環保局說,無形的噪音影響民衆身體健康,噪音不只影響聽力,還會影響睡眠品質,造成精神壓力,降低工作或學習效率,更造成消化系統障礙及內分泌失調等,這股隱形的力量持續影響人類生活環境品質,透過建置聲音地圖,可提供民衆選擇寧靜區位的參考。

邱庭緯說,聲音盒子無法作爲噪音大小的開罰依據,但可用於監控營建工地噪音,作爲「行爲罰」開罰依據。今年初步將先設置6臺,明年下半年等相關成果出爐,就會評估是否擴增設置。

新北將透過聲音盒子,建置新北聲音地圖。圖/新北市環保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