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超徵稅收應普發現金?藍綠議員看法大不同
議員蔡淑君分析,各地財政結構與可運用資源並不一,應依地方實際狀況審慎評估。(議員蔡淑君服務處提供)
議員陳偉傑認爲,政府應先補足尚未發放的一般性補助款。(議員陳偉傑提供)
議員李宇翔建議,市府順應民意普發1萬6,可刺激消費和改善基層民衆生活。(議員李宇翔服務處提供)
議員鄭宇恩指出,新北市政府連續4年超收,呼籲也應發放於市民。(議員鄭宇恩服務處提供)
普發現金又掀話題,對於民進黨要求新北市府發放現金補助,市長侯友宜31日嚴正迴應,中央政策不應由地方埋單。侯表示,地方長年預算赤字、補助經常未撥,財源極爲有限,「這是人民等很久的事,不要扯東扯西,把中央與地方責任混在一起!」對此,國民黨與民進黨新北市議員紛紛提出看法。
國民黨籍議員蔡淑君表示,誠然去年多數縣市出現稅收超徵情況,但各地財政結構與可運用資源並不一致,應依地方實際狀況審慎評估。她強調,針對是否普發現金等政策,不能僅憑一時民意或需求喊聲就草率決定,仍須迴歸法定程序、預算規劃與財政紀律的整體考量,才能確保政策執行既穩健又負責。
陳偉傑砲轟民進黨,認爲其刻意模糊中央與地方的責任分工,試圖將輿論焦點轉移。他呼籲民進黨政府應先補足尚未發放的一般性補助款,並加速推動《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與配套。陳強調:「中央政策獲得廣泛支持,卻遲遲不執行,如今反推責地方,令人錯愕。」王威元表示,民意已明確支持普發1萬元,與其看中央預算四處亂撒,不如直接回饋人民。他呼籲中央儘快迴應基層心聲,落實普發政策。
民進黨籍新北市議員李宇翔指出,依據財政部數據,新北市目前1年以上非自償債務僅939億元,佔GDP比率0.39%,遠低於1.1%上限,顯示財政體質穩健,仍有逾1700億元舉債空間可靈活運用。他指出,市府連年稅收超徵,統籌分配款也逐年成長,應善用財政彈性,順應民意普發1萬6,可刺激消費和改善基層民衆生活條件。
鄭宇恩指出,市長既然主張有超收、有賸餘,中央就必須發放現金,那新北市連續4年有歲入歲出賸餘,分別是16億、29億、8億及20億餘元,不想發也不應該用預算差短數來欺騙市民,盼侯市長勇於承擔,別找理由拖延。
翁震州說,中央近期將推動「災後重建條例」,稅收應優先用於災區重建與弱勢扶助。翁表示:此次風災重創中南部,應優先協助災民與重建設施,若有餘裕再考慮普發。翁強調,新北市也應展現帶頭作爲,在中央拍板前就先行普發,展現照顧市民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