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國製造 半導體將唱大戲

中國正準備推出新版「中國製造」旗艦計劃,以提升先進科技產品的生產能力,並聚焦晶片製造設備等領域,以持續掌握全球製造業的主導權。圖/美聯社

「中國製造」新舊版本比較

在製造業迴流美國與非紅產業鏈崛起的脫鉤壓力下,中國仍將傾全力推動供應鏈自主與製造強國的戰略。外媒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準備推出新版「中國製造」旗艦計劃,以提升先進科技產品的生產能力,並聚焦晶片製造設備等領域,以持續掌握全球製造業的主導權。

今年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收官年。2015年的中國全國政協、人大「兩會」上,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中國製造2025」,「加快從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然而,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時任美國總統川普視「中國製造2025」爲威脅,引發西方國家的抵制,中方對此一長期規劃也轉趨低調。

知情人士透露,起草中的「中國製造」接續計劃會優先強化半導體制造在內的關鍵技術及裝備。另一方面,新版計劃未必會以「中國製造2035」命名,而是採用不同名稱,以減少西方國家的批評。

「十五五規劃」明年展開

此外,北京也在爲將於2026年開始實施的「十五五規劃」規劃做準備。「十五五」規劃是中國第15個五年經濟計劃,年期爲2026至2030年。據稱,最新規劃將確保製造業在中長期對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穩定貢獻。中國官員也正考慮是否在規劃中,設定具體的消費目標,但因拉動家庭消費的方法有限,目前傾向於不設定。

目前,製造業佔中國經濟總量的約四分之一。中國發改委旗下的中國發展改革報3月報導,發展新質生產力爲「十五五」規劃基本思路研究重點。各部委的前期研究旨在破解制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瓶頸,包括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如晶片和新能源材料。內需與消費動力不足也是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下一步要提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改善收入分配、優化消費環境等。

報導指出,上述舉措表明,雖然美國等歐美國家指摘中國的產業政策已助長產能過剩、扭曲全球市場並加劇貿易失衡,中國仍堅定推進其製造業強國的戰略目標。一些西方國家長期以來一直敦促中國向消費驅動型經濟轉型,而中國政府正進行的討論表明這樣的轉型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