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室/114學測「知性題」2小題下筆攻略:先找關鍵句、4段闡述觀點

示意圖/ingimage

知性題的第一小題,多是要求同學自文中尋找相關資訊與線索,114年的學測亦不例外。第一步應自文章中先找出符合關鍵句──「擬社會互動」的「特徵」,即特色、表現、行爲、方式、性質、影響等,如:擬社會互動是欠缺實際互動的虛構擬態、建立於單方面的想像、運用策略強化關係與親密性、兩者關係的不對等性(粉絲視偶像爲唯一,反之則否)、可左右消費習慣和價值認同,再進一步歸納說明。

作答時,可用「兩層特徵」開頭,以「一、二」分層說明「擬社會互動」的本質、關係結構與影響。如:擬社會互動具兩層特徵:一、互動本質單向且虛擬,模式建立在想像與虛構擬態上。二、公衆人物透過形象設計與策略,使粉絲產生情感依附,進而影響其消費習慣與價值認同。

知性題的第二小題,則要求同學闡述自己所觀察到擬社會互動的正、負面影響,其作答的大方向,大抵如下:首先,提出觀察,簡要說明「擬社會互動」在社羣媒體時代是如何發生的,其特徵、行爲與形成原因(建議佔3行)。其次,第二段針對其正面影響列出兩點至三點分述,舉例說明(建議佔6行),如:

第三段針對負面影響列出兩點至三點分述,舉例說明(建議佔6行),如:

結論處,總結上述影響,並針對公衆人物、粉絲、平臺提出呼籲與建議(建議佔3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