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偉:臺灣與中國最大不同之一 是與各國建立堅韌友誼

駐歐盟代表謝志偉。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副總統蕭美琴現身歐洲議會,在其間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峰會發表專題演說,其後駐歐盟代表謝志偉設宴款待來自多國的國會議員與外交使節。根據出席的民進黨立委範雲轉述,謝志偉在晚宴中表示,臺灣與中國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與各國建立了堅韌友誼。

晚宴與會嘉賓包括IPAC執行長Luke de Pulford、歐洲議會共同主席Miriam Lexmann MEP及Bernard Guetta MEP,民進黨立委範雲則以及臺灣共同主席身份與會。

謝志偉表示,全球對臺灣的關注已從「臺灣怎麼了?」轉向「臺灣爲何重要?」他表示,臺灣爲島,字面即孤,雖長期面臨臺海局勢及中國軍事威脅的雙重孤立,卻憑藉自身力量,克服挑戰、走向世界。

謝志偉指出,包含臺灣在內的自由世界,過去幾十年最大的失誤之一,就是在經濟、高科技、甚至軍事領域等各方面幫助中國,期望能與中國達到「雙贏」局面。結果卻是中國將貿易關係武器化,發動威脅,並以軍事施壓。正因如此,作爲長期抵禦中國威脅的島嶼,Taiwan can help。臺灣樂意與世界分享自身經驗,包括如何在不流血的情況下克服獨裁、發展成高階半導體王國,及應對中國錯假訊息與網路攻擊等。

謝志偉表示,只要臺灣免於中國軍事威脅,整個印太地區將更加穩定;如此,北約也能專注保護烏克蘭免於俄羅斯侵略,確保歐洲安全;全球自由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而憑藉臺灣在印太戰略聯盟(Indo-Pacific Strategic Alliance)的關鍵位置,臺灣已準備好與價值同盟國合作,共同抵禦中國擴張,維護區域與全球安全。

針對日前紐約時報投書將賴清德總統形容爲「無情(Ruthless)」,謝志偉迴應,賴總統其實是「無歇(Restless)」。正是因爲賴清德總統不斷重申臺灣絕不放棄民主,也許在習近平眼中看似「無情」,實際上是「無歇地」保護臺灣免受中國侵略。自由與人權已深植臺灣人的DNA,而臺灣從未成爲中國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謝志偉表示,IPAC作爲跨國平臺,成功促成各國立法者團結應對中國擴張,呼籲聯合國憲章禁止使用武力與維護國際和平安全的原則同樣適用於臺灣海峽。他再次感謝各國國會議員對臺灣的支持,並指出,國際友誼不僅爲臺灣人民帶來力量,也爲全球民主國家注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