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賦能打造AMC行業標杆 彰顯中信強大整合能力
(原標題:協同賦能打造AMC行業標杆 彰顯中信強大整合能力)
近日,中信金融資產以超預期的業績表現再度受到廣泛關注,2024全年歸母淨利潤96.18億元,是上年的5.4倍,不良資產主業收入激增35.4%,資產規模近萬億,宣告了AMC行業龍頭的強勢迴歸。
原華融公司更名爲中信金融資產後,依託中信集團“金融全牌照+實業廣覆蓋”的綜合優勢,深化業務協同、品牌協同、人才協同,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的創新路徑,經營業績連續3年實現攀升,迴歸主業成效顯著,爲服務實體經濟、化解金融風險注入強勁動力。
業務協同:深度聯動釋放“1+1>2”效能
依託中信集團“融融協同”和“產融協同”優勢,中信金融資產構建出全鏈條金融服務生態,拓寬了業務渠道。
據瞭解,中信金融資產2024年落地協同項目116個,項目規模1157億元。項目個數是2022年的近3倍、項目規模是2022年的近2倍,產融協同領域,中信金融資產聯合中信銀行、中信建設等機構,打造出“中信特色產融協同紓困化險”模式。例如,在化解區域風險中,牽頭實施城市更新項目,通過紓困資金注入、代管代建運營等協同機制,實現項目銷售超60億元,成爲全國城市更新標杆;針對“保交房”民生需求,創新推出株洲華晨共益債投資項目,助力地方政府穩定民生、化解風險。在融融協同方面,以“股權盤活+債權融資+產業賦能”模式,成功運作中國綠髮九寨華美勝地度假區項目,盤活低效文旅資產,帶動區域旅遊經濟復甦,國家發改委列爲“盤活存量資產典型案例”。
品牌協同:聚合“中信系”勢能,打造市場信賴標杆
中信金融資產以金融救助“國家隊”爲定位,通過重大項目樹立行業標杆。
根據公開信息,融創董家渡紓困項目集合中信金融資產、中信信託、中信諮詢、中信泰富地產、中信金資實業等多方力量,打造了協同紓困化險樣板,深度服務“好房子”建設。該項目實現“三開三罄”,總成交金額達215億元。包括多家媒體均進行大篇幅報道,品牌聚合成果顯著。在服務國家戰略層面,中信金融資產聯合中信信託、中信建投證券助力民營能源企業脫困,實施破產重整項目。
品牌勢能的聚合,不僅強化了市場對“中信系”的信任,更以“一箇中信、一個客戶”的理念,推動跨機構資源高效整合,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這種優勢推動了中信金融資產品牌含金量的提升。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中信金融資產旗下分支機構多次獲得“金融支持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貢獻突出機構”“金融系統工會工作先進單位”“金融機構支持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獎”等榮譽稱號,多家機構和個人連續數年獲評金融系統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和模範稱號。研究成果多次獲得全國金融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設優秀調研成果獎。參與項目先後獲得國際設計大獎(IDA)和IPA(The internal Property Adwards)等多項國際大獎,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人才協同:跨機構流動激活組織活力
中信金融資產深度融入中信集團戰略,通過人才跨機構流動與複合型團隊共建,爲組織注入創新動能。自2022年劃歸中信集團管理以來,中信金融資產引入數名來自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信託的高管,形成“中信系”人才矩陣,給中信金融資產產融協同、風險控制、模式創新、資本運作帶來智力支持和豐富經驗。
此外,中信多家金融機構也向中信金融資產分支機構輸送多名負責人,形成“總部-區域”聯動的人才網絡。人才流動不僅打破機構壁壘,更以“實戰經驗+跨領域視野”激活團隊創造力。
如今看來,中信強大的整合能力和協同效應,爲中信金融資產打開了多贏局面,不僅推動自身的發展,也推動了中信集團的發展。
業內普遍認爲,隨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的深化落地,中信金融資產有望依託集團“聯合艦隊”優勢與政策紅利,進一步鞏固在不良資產經營、風險化解等領域的領先地位,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支撐,持續釋放中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