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不高,皮膚早知道!
糖尿病是現代社會高發的“富貴病”之一。根據公開發表的數據,2023年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數量爲1.25億,比2022年增加980萬人,據預測,2024年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數量將達到1.27億人。
血糖是什麼
人體需要的三大營養物質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其中碳水化合物能夠消化成葡萄糖,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米飯、麪食就是碳水化合物的代表。
血糖就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人體有一個器官叫做胰腺,能夠分泌胰島素。胰島素能夠將血液中的葡萄糖進行分解代謝,進而進入人體細胞參加能量代謝,爲機體提供能量。因此,血糖是機體組織細胞的能量來源,對人體維持正常的代謝和活動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血糖值介於3.9~6.1mm/L之間。
什麼情況可以診斷爲糖尿病
只要符合以下任意一條,就可以診斷糖尿病:
1、在沒有明顯的高血糖症狀的情況下,在8小時內禁食的空腹狀況下,在不同時間測量 2次血糖值≧7.0 mm/L ;
(圖片來源於網絡)
2、有“ 三多一少 ”高血糖的症狀,即多吃、多飲、多尿、體重減輕,且 血糖值≧11.1mm/L ;
3、葡萄糖耐量試驗中, 2小時血糖值≧11.1mm/L 。
美國糖尿病協會目前不推薦採用糖化血紅蛋白值作爲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尿糖檢測更是不能用於診斷糖尿病。
什麼情況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介於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間的一種狀態,是糖尿病的必經階段,也是糖尿病的預警信號。糖尿病前期會出現葡萄糖耐量減低(糖耐量試驗中,血糖值爲7.8mmol/L~11.1mmol/L)和空腹血糖受損(空腹血糖值爲6.1mmol/L~7.0mmol/L)的情況。
糖尿病前期發展成糖尿病的風險很高。有證據表明,處於糖尿病前期,通過調整飲食習慣、改善生活習慣(如堅持運動),加上一些藥物干預,能有效延緩甚至避免進入糖尿病階段。
血糖高不高,皮膚早知道
皮膚是我們身體最大的器官之一,由表皮和真皮兩層組成,有毛髮、汗腺、脂肪等附屬物,不僅具有保護、感覺、分泌、排泄等功能,還能反映出機體的健康狀況。高血糖引起的代謝紊亂最早反映在皮膚上。
1、皮膚乾燥
高血糖水平會使人體體內水分流失較快,導致皮膚變得乾燥。
2、皮膚瘙癢
高血糖會造成人體代謝功能紊亂,血液葡萄糖得不到有效利用,皮膚排泄汗液時會排出含糖量高的汗液和身體內部雜質,刺激皮膚引起瘙癢。
持續的高血糖還會影響外周神經病變,患者會出現感覺過敏或異常,也會造成皮膚麻木、瘙癢。
這種皮膚瘙癢通常是陣發性的,白天的症狀比晚上重。而受感覺異常的影響,皮膚疼痛感可能減弱,患者通常會反覆抓撓皮膚瘙癢的某一部位,並且因痛感不明顯而難以控制合適的力度,容易抓破皮膚。
3、皮膚色素沉着
高血糖會促使胰島素持續分泌,進而引發黑素沉着。這種黑色素沉着通常發生在頸部、腋窩和腹股溝等摩擦部位。色素沉着在頸部,在醫學上稱爲“糖尿病頸”,也是糖尿病的標誌之一。
4、皮膚感染
血糖如果持續升高,皮膚騷癢嚴重,很容易抓破皮膚。而高血糖會降低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使抓破的皮膚容易受到細菌和真菌的感染。常見的皮膚感染包括足癬、口腔念珠菌感染和膿皰瘡。這些感染通常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中發生,比如腋窩和腳趾之間。
5、帶狀皰疹
高血糖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帶狀皰疹病毒侵襲,特別容易發生在熬夜、勞累之後。感染部位通常在腰部,也稱纏腰火龍、纏腰火丹、纏腰蛇丹等。它主要表現爲腰部有紅斑並有小水泡,同時由於皰疹主要沿神經走向,還會引起明顯的神經痛,患者會感覺到劇烈的針刺樣、刀割樣疼痛。
6、小腿前側斑塊
有些糖尿病患者小腿前側會出現一些不規則的棕色、褐色或黑色的斑塊;早期斑塊較小,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或有暗紅疹,後期會變大、顏色變深,發展爲直徑約一釐米。一般沒有疼痛、發癢等症狀。 這種小腿前側斑塊稱爲“糖斑”也叫“脛前糖斑”。 這是因爲持續高血糖導致皮膚毛細血管病變,導致血液循環受損、皮膚細胞供血不足、營養不良而形成的斑塊。
一旦出現上述皮膚症狀,先去檢查血糖是否正常;如果已經診斷爲糖尿病,出現上述症狀,要及時就診,看看血糖是否控制在正常範圍。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血糖高不高,皮膚早知道!-----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476帖
馬醫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