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黨魁倒數 朱立倫:我任銀光好居行動聯盟主席是延續的
銀光好居行動聯盟創辦人朱立倫、立法委員許宇甄、桃園市政府都發局長江南志、銀光好居行動聯盟召集人許育寧,以及多位銀光好居標章評審委員、業師代表與縣市政府高齡友善政策主責單位代表,一起出席「好居學院啓動儀式暨標章授證典禮」。記者蘇健忠/攝影
爲推動臺灣高齡友善社會的永續發展,「銀光好居行動聯盟」於今上午舉辦「好居學院啓動儀式暨銀光好居標章授證典禮」。銀光好居行動聯盟創辦人朱立倫說,雖然他卸任國民黨主席,但是擔任銀光好居行動聯盟主席是延續的,他永遠是推動高齡友善居住志工,重建一種「能安心生活的環境」,盼讓每位長者住得安全、有尊嚴。
朱立倫致詞表示,7年前創立銀光未來創新協會,很早就關注高齡友善居住議題,結合公益團體、縣市政府、學者專家共同研商如何樣克服高齡居住問題,好居不只是建築,還要結合社區及周邊環境,一起做到高齡友善,從建築本身、醫療設備、照顧長輩身心靈,全方位考量。進行過國內外實地考察,去年推出銀光好居制度,上半年完成第一批認證,今天增加新的四家認證。行動聯盟致力推廣銀光好居觀念,如果不管政府或民間都接受,大家就能居在銀光好居環境中。
朱立倫表示,雖然他卸任國民黨主席,但是擔任銀光好居行動聯盟主席是延續的,他永遠是推動高齡友善居住志工。大家一起努力,不只是修一棟房子,而是在重建一種「能安心生活的環境」。希望讓每一位長者,都能住得安全、有尊嚴,也讓家庭更放心。
朱立倫強調,今天的典禮是「銀光好居」推動以來的重要里程碑。這次通過認證的單位,包括來自不同地區的優秀案例,如「中壢一號社會住宅」及「五股老人公寓」,而花蓮「吉安銀光好宅大廈」及「邁爾斯健康聚樂長照園區」獲得候選資格等,設計上注重安全無障礙,也讓長者能與社區互動、參與生活。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當前中央政府在高齡友善住宅政策上進展緩慢,長者租屋與無障礙環境推動困境已極爲嚴峻。她強調,許多長者仍居住於無電梯老舊公寓,甚至出現「宅老人老」、「雙老家庭」與「租屋歧視」等現象。政府不能再用補貼替代制度,不能再讓老年人「有錢也租不到房」。
許宇甄建議,政府應參考日本「確保高齡者居住安定法」與美國「公平住宅法案」的成功經驗,建立高齡租賃保障、住宅改造補助及反歧視機制,並儘速成立跨部會「銀光好居推動委員會」,統籌高齡住宅政策推動與標準制定。
桃園市都發局長江南志表示,桃園市政府在推動社宅政策後,就把社宅當作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另外,在都市規劃上,也社宅讓高齡者可以安居作爲一個規劃重點,未來希望整個生活圈能以社宅爲中心、以高齡安居爲優先的城市空間而努力。
銀光好居行動聯盟召集人許育寧表示,「好居學院」的成立,將讓更多專業者得以學習如何從高齡者的角度設計居住環境、規劃社區空間與建立支持網絡。「當設計與照護不再分屬不同領域,而是共同爲『生活品質』努力時,臺灣的高齡社會才真正具備永續的底氣。」
今日典禮的另一亮點爲「好居學院啓動儀式」,標誌着銀光好居行動邁向「標章+教育+行動」的新時代。「好居學院」由「銀光未來創新協會」發起,結合「銀光好居行動聯盟」近年來的實踐經驗與場域成果,目標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高齡友善人才培育體系,培養能結合實務經驗與跨域知識的「銀光生活師」與「銀光好居規畫師」。
學院以「政策對接、場域實作、創新整合」爲三大核心方向,邀請在地政府、建築師、照護專業者與社會設計者共同參與,透過跨域協作與專案導向學習,推動高齡住宅設計、社區營造與照護整合等面向的實務發展。也設立「業師制度」,由歷年獲得銀光好居標章與創新服務獎的優秀團隊擔任業師,分享成功經驗並協助新興團隊快速上手,形塑具臺灣特色的高齡友善專業培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