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事件揭範斯對跨大西洋聯盟敵意 美對歐政策愈發清晰
《衛報》認爲,泄露的對話內容,不僅可看出範斯對跨大西洋聯盟的敵意,也讓美國政府對歐洲的政策愈發清晰。(路透社)
美國《大西洋月刊》總編輯高德柏格(Jeffrey Goldberg)日前意外被加入國安高層官員通訊軟體Signal羣組,引軒然大波。期間,美副總統範斯、防長赫格塞斯「嫌棄」歐洲盟友的對話截圖被流出。英媒認爲,對話內容不僅可看出範斯對跨大西洋聯盟的敵意,也讓美國政府對歐洲的政策愈發清晰。
《大西洋月刊》公佈的羣組對話截圖,內容顯示美國官員爭辯是否要打擊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期間範斯一度質疑歐洲是否值得美國協助。青年運動過去一年半來,持續攻擊通過紅海的船隻,擾亂該區域航運,鄰近的歐洲被認爲受到的影響更大。
範斯在羣組裡標記赫格塞斯寫道,「@PeteHegseth,如果你認爲我們應該做,那就做吧,我只是厭惡再幫歐洲一次。」赫格塞斯後續迴應,「副總統:我完全同意你對歐洲搭便車行爲的厭惡,這太可悲了。」
英國《衛報》分析,如果歐洲還未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範斯與其他川普政府高層官員對話意外泄露,無疑是另一個警訊,顯示歐洲正成爲潛在目標。
表面上看,對青年運動的打擊,更多與政府保護海上貿易和遏制伊朗的政策有關,而不是對歐洲依賴美國國防支出和軍事實力的擔憂。但範斯似乎堅持將此作爲推遲打擊行動的理由。
範斯寫道,「我認爲我們犯了一個錯誤」,雖然只有3%的美國貿易通過蘇伊士運河,但40%的歐洲貿易需要通過蘇伊士運河。他補充說,「公衆很可能不理解這一點,也不理解爲什麼這是必要的。正如川普所說,這樣做最有力的理由是爲了傳遞一個訊息。」
範斯認爲,美國再次做了歐洲該做的事。這與他過去的觀點一致,即美國爲歐洲安全付出了過高的代價,也與他對歐洲盟友(幾乎肯定是英國和法國)的嘲笑相一致,他曾將歐洲盟友描述爲「30或40年來沒有打過一場戰爭的隨機國家」。 然而《衛報》補充,英法都曾在阿富汗作戰,英國也曾與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並肩作戰。
《衛報》指出,範斯含蓄地承認了自己的外交政策與川普之間的分歧。他表示,這次打擊行動將削弱總統的歐洲政策,而這項政策正是由他主導,體現在他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爭議性演講中,指責歐洲領導人逃避本國選民,以及他在《福斯新聞》上的疑歐言論。
對話也反映出範斯在外交政策制定圈內,日益成長的影響力。從根本上來看,這場分歧顯示出範斯的外交觀點與川普並不完全一致。
川普大體上將國際關係視爲交易導向,歐洲的樂觀派認爲,他或許能透過施壓讓這些國家增加國防預算,從而促成正面結果。然而,範斯對跨大西洋聯盟的敵意,則顯得更加對立且帶有原則性,他曾批評歐洲領導人支持的價值觀與美國並不一致。
這使得範斯更加受到歐洲的關注。歐洲外交政策負責人卡拉斯曾指責範斯「試圖與歐洲盟友挑起爭端」。另一位歐洲外交官表示,「他對歐洲來說非常危險...可能是本屆政府中最危險的。」另一位則表示,他「沉迷於」離間歐洲和美國的關係。
整體來看,美國政府的歐洲政策正逐漸清晰。而且很少人站出來爲北約或整個歐洲發聲。在本週末的播客採訪中,川普任命的中東問題特使魏科夫,談到了中東海灣國家取代歐洲經濟體的可能性。
他說,「它可能比歐洲大得多。歐洲現在運作不良。」該節目主持人卡爾森 (Tucker Carlson)對此表示同意,「這對世界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爲歐洲正走向衰落。」